“靜止”在學校教育中應有的位置
八月二日起,澳門進入為期六天的抗疫“穩定期”。筆者執筆之時,澳門社會已大致回復如昔了。這個結果得來不易,所以大家在抗疫路上仍須恪守公民責任,配合防疫措施。上一期,筆者談到在“相對靜止”的防疫措施下所觀察到的一些現象,例如:不少人面對突如其來的“停頓”會感受到不適應和有不安的情緒,又或者是在“相對靜止”期間,反而使自己的生活變得沒有規律和欠缺自主性。因此,筆者想繼續借此探討一下現時學校教育過程中對“靜”的概念是如何解讀和實踐的。
依筆者的觀察,於“相對靜止”期間產生的很大部分不適應,或許是基於對“停止”和“靜止”的理解。根據牛頓運動的定律,世界上的物體均為相對靜止,而非絕對靜止。除非所有的物體間的相對運動停止了,否則絕對靜止是不可能存在的。很明顯,“停止”是指停下來,活動終止;而“靜止”則是相對停止而出現的一種狀態。“停止”因為具有行動性,所以一旦行動/活動結束了,都較容易觀察到“停止”的發生。然而,“靜止”則較難拿捏,因為它不是在絕對的停止下出現的。或者用一種簡單的比擬(但可能是不科學的說法),風扇或冷氣機都有不同的運轉速度,若速度慢下來,機器發出類似於“摩托”的聲音就會減小,也會出現“靜”的狀態。從這個例子中可以看到,“慢”跟“靜”存在一種正向的相關。讀者可能會問:這跟學校教育有甚麼關係呢?
讓我們先來探討“活動”、“慢”、“靜”這幾個概念在學校是如何被理解和實踐的。在學校教育中,“活動”明顯是佔了一個很優越的位置。在教師教學的過程中,有所謂的“活動教學”(activity approach),指的是教師通過活動設置,讓學生從參與活動中更有效地習得知識。事實上,學校總體的發展基本是由不同的活動建構起來的。所以,“活動”幾乎等同教育的功能。那麼,“慢”和“靜”在學校教育中是如何被解讀呢?一般來說,教師時常會對學生/家長說:慢慢地學就好了。但是,在實際操作上,“慢”大多數都是屬於標準以下的類別;例如,教師會常說:“快點排好隊”、“快點完成……”。因此,“慢”在學校教育中似乎存在着一種“不被認可”的意涵。所以,我們常會強調“小心謹慎”,但卻很少會強調“慢”,甚至不會教授“慢”。“慢”,彷彿變成為了輔助理解“快”而服務的。那麼,“靜”又是如何的呢?“靜”在學校教育實踐中常處於一個較被動和工具性的位置,譬如:課堂安靜是教師或是校長樂見的狀態,因為這意味着教學工作可以更有效和順利地開展、學生都很乖巧、教師對課程管理有方等等。然而,這種靜的狀態是學生有意識地主動產生的,還是被動地形成的呢?
綜觀上述,對“活動”、“慢”和“靜”在學校的實踐,我們或許不難理解,為甚麼在“相對靜止”的抗疫時期,不少人都對此感到不適應。當中,不排除在學校教育中,我們被各種各樣的“活動”填塞了學習與生活,而這樣的填塞明顯地削弱了學生的自主性。自然而然地,“慢”與“靜”這類需要時間去感受和體會的學習,在強調效率的社會/學校裡已被邊緣化,甚至被消失。或許,新冠疫情給予了人類一個很好的機會,在社會急速發展的過程中,檢視我們自身的得與失。在強調效率的教育過程中,檢視學生的得與失。其中,就讓我們將失去的“慢”與“靜”重新置入在學生的生活當中吧!
(“相對靜止”是學校教育重要的課題 · 二 · 完)
黃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