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2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海外寄柬)勝利女神
“紀念鄭觀應誕辰一百八十周年系列活動”雍陌村開啟感而賦
食荔枝
(西窗小語)美國死撐以色列 蔣介石阻蒙古入聯
(一格藍山)過客
(第四人稱)如常
(拾光者記)“立體”的人
(夢寐園)自我對話
(幸福魔法)超出日常
(尋樂人生)或可擔任試驗田角色
(筆雯集)將軍向後轉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5月9日星期五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8月10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夢寐園)自我對話

林 月

自我對話

    前一陣子很抑鬱,覺得人生沒有任何意義,不停地尋找讓自己快樂點的方法。從前的我以為自己很了解自己。為什麼不?透過多年星座、血型甚至生肖的理論,對自己進行過多次性格分析,又累積了不少雜誌及網絡的心理測驗結果,我理應清楚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

    但原來每個階段的自己都可以很不一樣,面對的課題也大不相同。在人生還未面對過挫折困難、風浪轉折前,都不能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完全了解自己。好長一段時間,我像塊浮萍一直找尋堤岸。於是找到了更多能套在自己身上的名詞,聽起來專業度也不斷升級,像“十六型人格中的競選者”、“高敏感人群”、“焦慮型依戀人格”等,標籤往自己身上貼了,我被歸類成某一堆框框裡的人,但還是沒有解決我內心的痛苦和抑鬱。又看到心靈大師們都說“愛自己”是生活的核心、幸福感的來源。為了變得幸福一點,我也搜集了特定的方法進行“愛自己”這件大事。但方法不是流於表面,就是道理都懂但我做不到。有的文章更說如果不愛自己,就不能真正地被愛,這讓沒有成功“愛上自己”的我變得更加消沉。

    看得出我內耗的功力有多深嗎?不知是否有人也和我一樣,但同時理智那邊也會催促我趕快從無力的情緒裡抽身。

    我決定放棄遵從那些方法,不再為了嘗試得到幸福感而跟隨建議去限定人生。與其苦惱有否好好“愛自己”,或是逼迫自己要馬上找到解決難題的方案,倒不如把握當下,即便是糟透了,也去體驗每一天每一件事情帶給我的真實情緒。人生中所有好或不好的感受都是值得體驗的吧,畢竟幸福感如此虛無,即使深愛自己,它也未必每分每秒地停留着。也許當我活好自己的節奏、和痛苦共存,終有一天會得到真正的平靜。

    林    月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