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2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舊事今説)澳廣視三十八歲了
(散策人間)手書的溫度
(二弦)公道自在人心
(斷章寫義)“長頸鹿語言”給我的啟示
(聲色點擊)念念不忘的冬瓜湯
(杏林外史)呂蒙真的死於關公附體嗎?
(古今亂炖)朱自清〈背影〉是開屏的孔雀
(課餘拾筆)大理
(筆雯集)古代的冷氣機蘇軾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22日星期二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8月5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斷章寫義)“長頸鹿語言”給我的啟示

鏏 而

“長頸鹿語言”給我的啟示

    那為什麼(非暴力溝通)稱為長頸鹿語言呢?這是因為,長頸鹿食用含羞草亞科為主的木本植物的樹葉很多都是帶刺的,但是長頸鹿會先用唾液去融化樹葉上的刺,然後再慢慢咀嚼,將帶刺兒的樹葉變成滋養自己身體的養分。

    【摘自:〈一起來學長頸鹿語言吧〉,琳林陪你慢成長,熱知網,二○二○年六月二十四日】

    如果可以選擇,你會想觸碰帶刺的東西嗎?大概不會,因為容易被刺傷。然而長頸鹿卻喜歡迎難而上——先用唾液融化樹葉上的刺,然後再慢慢咀嚼成養分。為什麼牠選擇這樣做呢?大概是基於喜愛吧。

    我學習非暴力溝通的“長頸鹿語言”也基於同一個原因——愛上有刺的孩子。期望透過包容的態度、充滿愛的語言,感化青春期帶刺的孩子。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會帶刺呢?並不是因為他們本性難以捉摸,或者是家庭教育不好,而是處於身心發展迅速,但心智尚未成熟的階段,他們的思緒會特別複雜,反抗的意慾也會特別強烈。如何可以融化帶刺的孩子呢?非暴力溝通教會我關懷他人:多觀察、不評論;包容多元價值,不樹立權威;不以強制和懲罰的方式操控別人等。

    現實生活中,帶刺的人不只青春期的孩子,可能還有偏執的親友和工作夥伴。我們願意放下成見,用溫和的方式去接納帶刺的人,並互相同理,本身就是難得的愛的修為。近年有句潮語是:比我愛你更能體驗愛的狀態是“我忍你”!我有點不同意,認為比“我愛你”更能體現愛的是——我願意接納你的不同取向,且嘗試讓你去了解我,並尋求彼此共識。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願意放下不再牽掛的廣闊世界,以愛融化困難,換取彼此溝通的機會,才是“長頸鹿語言”給我最重要的啟示。

    鏏    而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