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熱議我空間站建設
【本報訊】據環球網廿五日消息:“中國距離全面建成空間站更進一步。”半島電視台廿四日的評論稱。
北京時間廿四日十四時廿二分,搭載問天實驗艙的長征五號B遙三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準時點火發射,並取得圓滿成功。之後,問天實驗艙按照預定程式與天和核心艙組合體進行交會對接,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將進入問天實驗艙開展工作。中國航天事業取得的這一成就立即引發國際媒體大量關注。從聚集在文昌發射基地的中國航天迷們到中國航天技術“正在(與美國)對等”……中國的“航天雄心”再次被外媒熱議。
入“雙空間站”時代
中國空氣動力學家、航天技術專家黃志澄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中國發展載人航天事業並不想和任何國家進行太空競賽。中國空間站是開放的,要開展大量國際合作。但中國空間站的發展確實改變了世界載人航天的格局,世界上出現了“雙空間站”時代。未來,世界載人空間站還將會有更新的發展,我們將拭目以待。
“快節奏的太空計劃”,法新社廿四日稱,中國在追趕美國和俄羅斯方面取得長足進步,這些國家在太空探索方面擁有數十年的經驗。報道引述專門研究中國航天計劃的分析師陳嵐(音譯)的話說:“中國空間站將在短短一年半的時間內完成建設,這是歷史上模組化空間站建設的最快速度。相比之下,俄羅斯‘和平’號和國際空間站的建造分別花了十年和十二年。”
專家駁“龜兔賽跑”
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晚於美國和蘇聯,這是客觀事實。但《紐約時報》廿四日的報道對中國既貶低又忌憚。
報道引述太空書籍作家納姆拉塔 · 戈斯瓦尼博士的話說,中國太空計劃在複雜程度方面已經超過俄羅斯,在月球和火星探測計劃方面處於領先地位。另一方面,報道引述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教授弗里斯的話說,中國在太空做過的事都是美國已經做過的,“但它正在達到技術對等,這是美國非常關注的問題”。與美國這隻“野兔”相比,該專家將中國的太空計劃比作一隻“烏龜”,“儘管近年來烏龜的速度大大加快了”。
黃志澄稱,將中美載人航天事業發展比作“龜兔賽跑”顯然是不正確的。我們在載人航天上的發展速度遠遠快於美國,從二○○三年神舟五號將航天員楊利偉送上太空,到今年底建成中國空間站,不超過二十年。而美國從第一個宇航員上天到建成國際空間站大概花了將近五十年的時間。世界上載人航天技術遵循着共同的發展規律,中國避免了國外的許多彎路,汲取了他們的經驗教訓。此外,中國空間站有後發優勢,在許多關鍵技術上有所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