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6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隨筆)疫情中 一位義工的小故事
何日清零
(西窗小語)哈佛學者:最高法院法理學的自殺
(句句是甘)養貓好還是養狗好?
(斷章寫義)被冤枉的雍正
(聲色點擊)進乎技矣倪大俠
(亂世備忘)久守必失 然後知所不足
(榕樹頭)一牆之隔
(夢裡聽風)李雷與童童
(筆雯集)夫撥扇 妻屙尿 事多磨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7月14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亂世備忘)久守必失 然後知所不足

林玉鳳

久守必失   然後知所不足

    澳門守了兩年半,新冠疫情最終還是出其不意地進入社區,而且在第四周,確診個案即突破一千五百宗,以澳門來說,是一次大爆發了。

    新冠疫情來襲,過了緊張的溯源期,公眾就會把視線從源頭移往政策與措施,政府如何處理、跟進和把疫情對人與社會的影響縮到最小,既是管理能力的表現,也是當地居民能否安身立命的保證。

    觀乎這波疫情的應對,有很多可議之處。像先前向公眾說明以動態清零為目標,但首三周執行的,卻更像不少地方的共存策略,如“黃碼”人士可以上班,但不可乘坐巴士;名店有職員確診而遲遲不封控等。令人摸不着頭腦的同時,也擔心社區個案數字一直增加,是抗疫措施不當使然,距離清零越來越遠。疫情爆發三周後,政府明確地以“相對靜止”鼓勵禁足,但對戴錯口罩和不必要外出等違反禁足行政法規的罰則是刑事性質,正面看是雷厲風行,反面看是刑罰過當,容易累積大眾對抗疫的反感和恐懼。久守必失不是罪,沒有人會苛責;可是,如果事後在制定對策時,仍與公眾溝通不足、思慮不周和見步行步,不痛定思痛,這個城市要復元,只會難上加難。

    當然,現在最多人討論的是澳門應該採取共存還是動態清零的策略,也有人討論兩個策略孰優孰劣。我認為這一刻澳門可以選擇的餘地不大,即使不談經濟與通關的問題,共存策略需要的醫療體系和社會共識,我們根本沒有準備。澳門是蓮花寶地,但幸運也有耗盡的一天,而機會只會留給有準備的人。今天,患難當前,我們應齊心配合抗疫,但也不能盲目前行而不思考、不改進已發現的問題,復元的路很長,要大家一起前行,政府還需虛心誠實地與公眾溝通。一呼百應,需要的是共同信念!

    林玉鳳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