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6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隨筆)疫情中 一位義工的小故事
何日清零
(西窗小語)哈佛學者:最高法院法理學的自殺
(句句是甘)養貓好還是養狗好?
(斷章寫義)被冤枉的雍正
(聲色點擊)進乎技矣倪大俠
(亂世備忘)久守必失 然後知所不足
(榕樹頭)一牆之隔
(夢裡聽風)李雷與童童
(筆雯集)夫撥扇 妻屙尿 事多磨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7月14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斷章寫義)被冤枉的雍正

穆 森

被冤枉的雍正

    清朝雍正皇帝的繼位之謎就來自於康熙皇帝的遺詔。最廣為流傳的故事是雍正篡改了康熙的遺詔,將其中的“傳位十四子”改成“傳位于四子”,然而,近代歷史學家提出疑點,清朝正式官方文件必須用滿、漢兩種文字同時書寫,而涉及重大事件的遺詔,肯定得再加上蒙古語,因為清朝皇帝名義上也是蒙古人的大汗。以三種語言一起表述的重要文件,改正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摘自:〈走入法律史的時光隧道     看清“天下第一公文”的面子與裡子〉,江隱龍,《罪與罰,誰說了算?從古文物看見歷代律法的模樣》,二〇二二年七月】

    說起雍正,不少人都會有一個印象——篡改康熙遺詔取得皇位的陰險之人,但假如再追問這篡改遺詔的事有何實質證據,得到的答案往往會是:當然是野史,陰暗之人怎會讓正史記載這一醜事?再加上那些殘害兄弟、收拾寵臣、沒有“子隨父葬”的例子,更令改詔書這說法變得極為合理。但其實不少史學家都就此提出證據,如詔書會以滿漢兩種文字書寫、葬址與父親不一樣的例子比比皆是等,來還雍正一個清白。

    既然眾多證據已經出現,為何雍正依舊會被冤枉?我覺得是因為偏見。不少人心中認定了雍正是個陰險小人,那就會無視其他說法和證據,執意用一句“野史”來自圓其說;甚至會對這些證據抱持敵視的態度,試圖將之否定。結果,雍正勤政愛民、大力懲處貪官等政績,一概視而不見。

    雍正的例子尚且會有不同的史學家提出佐證和新觀點,但那些在我們的生活中,被我們的偏見所“謀殺”的人和事,又是否有這樣的“翻案”機會?不妨借此機會,想想自己身邊,是否也有着含冤莫白的雍正。

    穆    森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