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毀了一代豪傑
一千多年前的青壯年很可能死於今天在大城市不太多見的傳染病。《後漢書 · 方術列傳》專門記載了華佗的事跡,順帶提到陳登:“廣陵太守陳登忽患匈中煩懣,面赤,不食。佗樁之,曰:‘府君胃中有蟲,欲成內疽,腥物所為也。’即作湯二升,再服,須臾,吐出三升許蟲,頭赤而動,半身猶是生魚膾,所苦便癒。佗曰:‘此病後三儙當發,遇良醫可救。’登至期疾動,時佗不在,遂死。”
顯然,陳登患有消化道寄生蟲病。“腥物”大意是未經煮熟煮透的肉食。華佗診病,除了望聞問切之外,也很深入了解病人的生活習慣,這是良醫的必備素質。他根據陳登胸不適、胃納差等症狀,再加上陳登可能提供的飲食習慣,同時聯想當地傳染病流行狀況,很快作出正確診斷。
生肉有時含有許多寄生蟲或蟲卵,有的小如白米,肉眼就能識別,但大多數是肉眼無法偵查到的,而古人卻是有生食傳統的。膾最初的意思是指切細的生肉,後來才專指生魚片。《禮記 · 內則》曰:“肉腥細者為膾。”古人和今人都認為,有的肉在蒸煮烹飪後就喪失了原味,不夠鮮嫩,因此古往今來,生肉一直有市場。
《禮記》又曰:“膾,春用蔥,秋用芥。”《論語》中則有對膾等食物“不得其醬不食”的記述。可見,那時的膾,當用加蔥、芥等醬料調味,原理大致同於今天的吃日本刺身。直到北宋,中原人士在汴河邊捕鯉魚而生吃魚膾,仍是一種時尚。
從華佗的治療來看,他使用的是催吐之法,將部分寄生蟲驅出,從胃腸經食管排出體外,減輕症狀,緩解病情。他很清楚自己並無辦法將病人腹中所有蟲子都毒死或驅逐,所以提出警告:可能幾年後會復發。
這種華佗不能殺滅的蟲子是什麼呢?
常見的寄生蟲就是那麼幾種,在現代醫學體系裡不算複雜。
(三之二)
譚健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