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岸水質優良面積達九成
粵水環境創歷史最佳
廣東省生態環境廳長魯修祿指出,廣東水環境近年有重大改善,全省九個劣V類國考斷面消除,五百二十七條的城市黑臭水體消除,茅洲河、練江由污染典型變成治污典範;去年一百四十九個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良率達百分之八十九點九,近岸海域水質優良面積達百分之九十點二,均創歷史最好水平。
魯修祿指出,水是生命之源,從環保的角度看,一方面廣東的好水在全國是排在前面,非常好、非常安全。西江、東江、北江、韓江、鑒江這些大江大河的幹流水質及市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均百分之一百達標。另一方面,由於經濟發展的特點,廣東一些區域性河流和河段出現非常嚴重的累積性污染,最毒的河、最差的河,例如練江、茅洲河也曾經在廣東。
撐保好水治差水
廣東水環境保護堅持保好水、治差水,在兩方面都取得較好成效。在保好水方面,一是大力推進水源地規範化建設工作。廣東有些地方城市規模、經濟結構及供水體系已不適應巨大變化。
例如深圳過去有一百多個水庫,到處都是水源保護地,一方面水源得不到很好保障,另一方面供水與城市發展面臨矛盾。在中央環保督察指導下,廣東按照國家規定,科學地作了一輪全省全覆蓋新水源保護地劃定,無論是供水安全還是水質保障方面等不協調的問題,都予以解決。
此外是規範的“立”,對保護區設置標誌牌、地理界標、隔離設施。地理界標、標誌牌,全省竪了九千八百多個,隔離防護設施新建了一萬八千多公里。同時定期監測全省在用集中式飲用水源,對環境狀況調查評估。以深圳為例,通過水源保護區調整科學規劃和工程措施,不僅水源地保護得到大提升,周圍的生態環境發生根本性改善,促進經濟發展。
二是深化開展流域生態補償。例如東江廣東與江西有生態補償的機制,韓江廣東與福建有生態補償的機制,九洲江與廣西有生態補償的機制,對大江大河主要水源地作水質保障。
全部消除劣五類
在治差水方面,廣東水質優良率從過去七成多,提高到目前超過九成。全省過去共有七十一個國考斷面,其中劣五類目前已全部消除。現時全省有一百四十九個國考斷面,也正在按照新要求推進水污染防治,且進展比較順利。
魯修祿指出,廣東治水獲得成果,一是堅持高位推動,省委書記李希掛點茅洲河,時任省長掛點練江,省長王偉中任職深圳時,要求“巴掌大的黑臭水體都要消除”、一切工程都要給治水工程讓路。二是廣東治水方針是堅持系統謀劃,按照流域一盤棋,上下流、左右岸、幹支流協同治理,堅持治水與治產、治城高度結合。
三是堅持精準施策,省生態環保廳以及其他省政屬部門之間,還是省直屬部門和各個城市,在最困難、最重要的時候,水污染治理等污染治理都由黨政主要官員掛帥和督導。
四是堅持依法監管,做好法治的宣傳,例如聯合全國人大、政協發出倡議,動員全省工商企業為廣東水污染防治作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