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見橫行 歐洲分裂風險增
威爾斯歷史上本來是個獨立國家,十一世紀後期被英格蘭征服。愛德華一世接受威爾斯人的要求,同意由一位“在威爾斯出生,不會講英語,生下來第一句話講威爾斯語”的親王,來管理威爾斯人。於是,國王就把即將分娩的王后接到威爾斯,生下來的王子,便是威爾斯親王。威爾斯語和英語有別,屬凱爾特語,在威爾斯擁有法律地位,有兩成人口說此語。
由十一世紀開始,英格蘭國王和後來的大不列顛王國總是把“
威爾斯親王”的頭銜賜予長子。查爾斯王子的威爾斯親王稱號,由此而來。十六世紀威爾斯受英格蘭法律約束,喪失國家主權。
當然,威爾斯的獨立意識絕對比不上北愛爾蘭和蘇格蘭,但是民族主義思潮於二十世紀亦影響威爾斯。不同時期,工黨和自由黨主張更大的地方自治,中央權力下放,要求設威爾斯議會。二○○九年,進一步要求地方議會授予完全的法律權利。二○二○年威爾斯議會首次討論獨立公投動議,最終以四十三票比九票遭否決。
民族問題一直困擾歐洲,兩次世界大戰皆由歐洲引爆。蘇聯與南斯拉夫瓦解,捷克亦分成兩國,西班牙有加泰羅尼亞獨立運動,英國脫歐並不符合不同的聯合王國成員意願,埋下國家有可能分裂的隱患。在互聯網大數據操控資訊傳輸年代——因瀏覽習慣而獲得更多同類訊息,偏見橫行,內部分裂的風險不斷增加。
英國脫歐的其中一個原因是要控制邊界,阻遏歐盟中的東歐成員國人民,和法國的穆斯林湧往工作,搶飯碗。俄烏戰爭爆發後,英國是追隨美國運武器到烏克蘭最戮力的國家,但設下非常嚴的關卡,盡量少收烏克蘭難民。
(當美國小弟還是老闆?英國VS以色列 · 二十五)
沈 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