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C05版:閱讀時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非線性思維
魚問:水到底是什麼東西啊?
圖解應對麻煩友的心理招數
《我中了思考的毒!》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2》
《逆境力》
一個孩童記憶中難忘的樸素小城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13日星期日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6月12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魚問:水到底是什麼東西啊?

亞 詩


《這是水:生活中平淡無奇又十 分重要之事》 作 者:大衛 · 福斯特 · 華萊士 譯 者:邱華汾 出 版 社:紅通通文化 出版日期:2014年4月

    魚問:水到底是什麼東西啊?

    這本封面清澈的淺藍色小書《這是水:生活中平淡無奇又十分重要之事》,是美國當代作家大衛 · 福斯特 · 華萊士(David Foster 

    Wallace)於二〇〇五年五月在肯陽學院所作的畢業演講。這場演講當時默默無聞,後來演講錄音不斷透過部落格、電子郵件等方式在朋友之間私下流傳,引發廣泛共鳴。出書之後受到更大注意,被譽為美國歷來最有影響力的十大畢業典禮演講之一。

    整篇演講文中,有老魚與小魚關於水是何物的寓言;有絕地逢生的小故事所帶出由於信仰的不同,所產生的巨大認知差異;但最發人深省的,是畢業後成年人不那麼美好的真實生活寫照,即每天不斷重複的例行公事,包括塞車、超市排隊、上班下班等看似枯燥乏味、惱人厭煩的日常……那堆充滿苦悶細節的描寫,想必讓滿懷壯志的畢業生一下子烏雲蓋頂。但這些,正是作者在這場演講中想要帶出的幾個重點:一、學習如何思考。更正確地說,是“選擇”如何思考——“這其實就是在鍛煉控制、掌握自己思考的方式與方向,表示你擁有足夠清醒的意識能力,能夠選擇將注意力放在什麼事物上,能夠決定如何從這經驗中建構意義”;二、放下一點自我中心。嘗試換位思考——“以注意力、覺察力、自制力,各式各樣瑣碎而且毫不迷人的方式,每一天都發自內心地關心他人”;三、人們會被所崇拜之事物所吞噬——“崇拜金錢與物質,那麼你們將永遠無法滿足;崇拜權力,最後會使你們感到虛弱與害怕;崇拜自己的智識,當個貌似聰明的人,最後會使你們覺得自己其實是個愚蠢的騙子。但是這些由內隱隱而生的崇拜模式、行為起於毫無意識,是與生俱來的預設值設定。你們必須能夠有意識地選擇何者有意義而何者沒有,也必須能夠決定何者值得崇拜。”

    大衛 · 福斯特 · 華萊士被譽為美國當代最好的作家之一。他三十歲時出版的長篇小說《無盡嘲諷》描繪美國社會沉溺於追求自我和娛樂,被《時代雜誌》選為一九二三年以來的百大英語小說,奠定了他在文壇的聲譽。從《這是水》中,不難讀出他頗為圓融的人生觀,字裡行間滿是睿智,更不乏悲憫之心。讓人惋惜的是,才華洋溢的他卻飽受憂鬱症之苦長達二十年,在這篇演講後的三年,即二〇〇八年,他終究選擇了離世。

    從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學的教育課程裡,以及畢業後與工作有關的各種培訓課程,都不斷在教授我們“如何成功”,相比之下,這一場畢業演講,它啓發我們如何面對枯燥與失敗的日常、如何去思考挫敗可能給予我們的意義,這些都來得更為實用,且充滿哲思。書翻到最後時,我想起了高中時的數學老師曾對我們說過的一句話:“如果你覺得自己無法改變世界,便改變自己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吧。”

    亞    詩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