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養浩的《山坡羊》
曲牌的《一半兒》妙在末句的一半又一半,正如“半推半就”,含羞答答,如抱琵琶,半遮半掩。今天且說另一曲牌《山坡羊》,末句收筆時,一般都出現正、反兩面的效果,與《一半兒》有異曲同工之妙,且舉張養浩以“潼關懷古”為題的一首。曲云: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裏潼關路。望西都,意踟躕。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元文宗天歷二年(一三二九年),張養浩以六十高齡到關中賑災救濟,寫了這闋《山坡羊》,憑古弔今,抒發情懷,目覩一片大好山河,無數瓊樓玉宇,如今都變成焦土,這些都是由於統治者的爭霸所引致。誰勝誰敗,孰興孰亡,到頭來,吃苦都是老百姓。
張養浩寫這首曲,絕不是發思古之幽情,全因他進入了長安古道,目睹餓殍載道,人吃人的情況,因為“望西都”,所以“意踟躕”,完全是“經行處”的真實現象。
又曾瑞以“嘆世”為題,寫了五首《山坡羊》。茲舉其一而談。曲云:
虛名休就,眉頭休皺,終身更不遭機彀。抱官囚,為誰愁,功名半紙難能夠。爭如漆園蝶夢叟。常,緊閉口;閑,且袖手。
曲的首句“虛名休就”,那“就”是謀求的意思,告誡人們毋須謀求虛名。接下去說,不必愁眉苦臉,只要終身不跌入社會中佈滿的圈套,就可以萬事大吉。甚麼圈套?作者指出:“抱官囚”,當官如囚徒,很不自由。所謂“無官一身輕”。他引《莊子 · 齊物論》擬寫的莊園夢中化蝶的寓言,謂半紙功名有何用?還不如做個“蝶夢叟”。作者以消極的姿態說:平時,緊閉口,蓋往往是禍從口出。這仍不夠:閑時,且袖手!各家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正如《增廣賢文》說的:“衆事莫理,衆地莫企!”果真人人如是,試想:這是甚麼世界?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