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C07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雜 談)無知的傲慢
(隨筆)花看半開
(二弦)錢非萬能 但冇錢卻萬萬不能
(斷章寫義)父親角色的省思
(聲色點擊)在家吃早餐
(古今亂炖)多子之福
(杏林外史)李鴻章與牛肉汁
(筆雯集)搞笑和搞哭
(一路向南)做個好榜樣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5月20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古今亂炖)多子之福

亞 瑟

多子之福

    有了一雙可愛的女兒之後,適逢國家生育政策再一次調整,放開三胎,又意外地得了一個兒子。於是,這一個多月來已經多次聽到朋友們的祝福和羨慕話語,“多子多福”,“兒女雙全,有福氣啊”,諸如此類。

    多子多福,是農業時代的語言。開墾土地,耕種稼穡,子女就是生產力。這一點我有深切的體會。少年時代,眼看着村裡那些多子的家庭,不等小學、初中畢業,便一個個爭先恐後地躋身生產隊掙工分行列,到年終結算時就可以有數十至數百元不等的結餘。而我家因為我和兩個弟弟尚小,父母又全力支持我們唸書,由父親一人支撐的五口之家,每年都是“欠帳戶”,即高曉聲著名小說《陳奐生上城》中所說的“漏斗戶”。雖然每年欠生產隊不過十幾或幾十元,但面子和心裡的滋味大不相同。“結餘戶”跟“欠帳戶”有榮辱之別。那個年代,二、三百元錢是大錢,建築用木材自家山林可以解決的情況下,造屋只需支付磚瓦人工費用,因此可以造三間二層木結構樓房了,足夠一家五、六口人居住。如果父母讓我唸完小學就參加勞動,多半個勞動力,我家年底可以達到收支平衡甚至略有盈餘。我唸高中的那兩年,父母沒少受親戚村人的嘲諷。等我考上大學的那一年,嘲諷才戛然而止。

    洗去兩腿的泥巴,進城市吃上商品糧,旱澇保收,一份穩定的工作可保終身無憂,勞動力的重要性便不復存在。多子失去了意義。隨着城市化步伐的不斷加快,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等的進一步市場化,子女的教育費用、家人的醫療開支大幅度增長,加上就業難度的加大,多子逐漸演變成了多累。人們普遍感慨:生得起,養不起。

    (四之一)

    亞    瑟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