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崩樂壞
華夏文明中“禮義”二字,啓自何時?司馬遷在《史記 · 周本紀》中說到“(周公)興正禮樂,度制於是改”,這就是說,周公讓禮樂興起,並成為正統,從而使“度制”發生改變(道統因此而形成)。世界之進化,社會之進步,無非是人類表與裏的共同體現。假如只有表面的進步,而內裏不變,那是換湯不換藥,王國維在論述殷周制度時曾說:“殷、周間之大變革,自其表言之,不過一姓一家之興亡與都邑之移轉;自其裏言之,則舊制度廢而新制度興,舊文化廢而新文化興。”也就是這個意思。
周公的禮樂制度在整個西周時期,都能起着穩定社會、維繫人心的作用。諸侯們雖有爭強鬥勝之意,但對周皇室卻沒有不臣之心,這就是禮樂的教化,洗滌人心的作用。我們在讀春秋的歷史時,經常覺得那時代的人總有些古怪的行為規範,大抵都是從禮樂的教化而來的,用現代的話來說,禮樂制度就是那個時代的核心價值。
然而,進入東周時代,諸侯們便對周皇室不屑一顧了,當天子有利用價值時,便拿他出來幌一下,美其名曰“尊王”,實際就是藉天子的地位向大家展示我才是實質上的“老大”,這就是春秋五霸的功業。到戰國時期,天子的地位更徒剩虛名,人們連“尊王”這種虛偽的口號也不喊了,這就是孔子說的“禮崩樂壞”的時代了。當時諸侯們為了爭奪土地而征戰連年,違禮、僭禮之事層出不窮,禮與樂被棄之不顧,孔子很心痛這個核心價值被破壞殆盡,力圖重新拼湊卻無功,只得徒述理論了,而周的國祚也行到盡頭了。
可見,要毀滅一個社會,不一定要殺人盈野、血流成河,只要它的核心價值被毀掉了,那個社會就算是死掉了。
王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