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劃時代建築
田中泓
四月中,一座二十世紀劃時代的建築物在眾多粉絲的惋惜聲中被拆除,為其存在五十年的歷史劃上句號,那是位於東京的中銀膠囊塔大樓。
中銀膠囊塔大樓的設計者是日本建築師黑川紀章,他與淺田孝、菊竹清訓、大高正人、槇文彦等青年建築師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提出“代謝派運動”理念,並開始推動與實踐這項創新的建築思想。
他們認為,戰後的日本社會蓬勃發展,隨着人口增長以及都市膨脹,導致建築本身的更新速度加快,也讓傳統的設計無法滿足需求,認為必須融入全新的設計概念,令建築本身得以輕易地擴充、更新、替換,就如同生物的新陳代謝一樣。
他們提出創新的建築概念,運用模組化的建築構件(即是預先製造,像零件一樣可以併合),這方式不但大大降低建築成本,還加速興建速度,還可以使後續的維修單一化。
一九七○年黑川紀章在大阪世界博覽會的空中主題館展示其設計的“住宅膠囊”,劃時代的未來造型震驚了建築界。
中銀膠囊塔大樓就是“住宅膠囊”的現實版本,佔地四百三十平方米,分別由十一層樓與十三層樓兩棟所組成,除了一、二樓是共用空間之外,三樓以上是由特殊的膠囊模塊所組成,總共有一百四十個建築模塊,每個模塊都採模組化設計,成為整棟大樓最核心的組成。
由於東京土地資源稀缺,大樓的每一個建築模塊的內部面積只有十平方米,配備了床、空調、雪櫃、電視、電話、音響,以及收納空間和淋浴等滿足生活需要的設備,就像一個給航天員的小型太空艙。
根據原本的設計構想,大樓的所有膠囊模塊使用廿五年後都可以個別地取出及更換新的模塊,就好像太空站更換過時了的太空艙一樣,建築物就可以不斷循環地使用。可惜的是,建成後經過五十年,建築物主體不但成了危樓,許多膠囊模塊因年久失修而出現漏水、管線損壞等狀況,最終被迫拆除。
雖然現在該大樓已不再存在,但時,劃時代的設計一定會影響後世。密斯一九二九年的巴塞羅那世界博覽會德國館,曾經也在一九三○年被清拆,由於設計非常創新,於一九八九年在原址重建。
希望中銀膠囊塔大樓有天會重現於東京的天際線,並成為人類的文化遺產。(圖片來自:http://higa-design.jp/)
tianzh.mo@gmail.com
http://tianzh.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