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廢為寶
有一本舊枱曆,實在是太漂亮了,不捨得把它扔掉,想了又想,怎樣才能“變廢為寶”呢?靈機一動,我拆出枱曆中的月曆紙,然後把其中的圖案裁出來,再剪下寫完的筆記本中的絲帶,從月曆紙的孔中穿過去,這樣的“組合拳”完成後,舊枱曆搖身一變,成了十二張精美的書籤,同事們也非常喜歡這個創意。
每年的農曆新年後,都會有很多剩餘的利市封,怎樣能讓這些利市封改頭換面呢?這也不難,網上有不少小視頻,教我們如何用利市封做出小花籃、燈籠、金魚或是風車等。紅紅的利市封做出來的手工,一看就給人喜氣洋洋的感覺,而且在家與小朋友一起做手工,也能促進親子感情,何樂而不為呢?
咖啡渣可是好東西。我喜歡把咖啡渣放入軟布袋,再擺進衣櫃中,過幾天就拿出來曬一下,咖啡渣吸濕之餘,還散發淡淡的咖啡味,節約又環保。而且,咖啡渣也可以用來跟花泥混在一起,作為植物的肥料,且沒有一般肥料的異味,實在是一舉兩得。每次我路過咖啡店,看到那些咖啡渣任取的告示,都覺得店主們真是既貼心又可愛。
實際上,當我們發揮奇思妙想時,“變廢為寶”的創意可謂無窮無盡。比如,紅酒瓶的軟木塞,網上可以看到有人拿它來做手工印章,也有人拿它做鑰匙扣或者小掛件,還有人拿它來做多肉植物的小花盆;用過的咖啡膠囊,有巧手媽媽把它們做成了漂亮的聖誕掛飾;甚至是廢棄的電腦主板,也有人把它們做成各種各樣的手工藝品,極易改造成為布袋的舊衣服就更別提了。
雖然“斷捨離”是當下非常風行的一種生活態度,但如果能“變廢為寶”,也不失為一種支持環保的方式。不僅如此,手工創意也是探索求知的一個途徑。所以,扔東西之前我們可以想想,它還能通過我們的手“變身”嗎?
楊 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