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住宅成交僅200宗
業者倡樓市分階段減辣
【本報消息】財政局公佈今年二月申報結算資產移轉印花稅的住宅成交有200宗,按月減31.3%;期內每平方米實用面積均價為96,351元(澳門元,下同),按月升8.1%。澳門地產發展商會會長陸惠德表示,經濟環境惡化,樓市前景轉差,建議政府分階段撤銷樓市調控措施,回歸自由市場機制主導。
冀回歸自由市場機制
財政局資料顯示,二月澳門半島、氹仔、路環住宅成交分別有140宗、48宗及12宗,分別較一月減少70宗、18宗及3宗;期內澳門半島、氹仔、路環每平方米實用面積均價為95,652元、97,141元及98,973元,當中路環按月跌18.8%,澳門半島、氹仔則按月升9.3%、13.3%。
按住宅成交的買方分析統計,二月本地自然人的住宅成交有195宗,當中購買當天不持有住宅的有168宗,佔86.15%;購買當天持有1個住宅的住宅成交有21宗,佔10.77%;購買當天持有1個以上住宅有6宗,佔3.08%。
陸惠德表示,疫情反覆,經濟受嚴重衝擊,民生消費大打折扣,地產業形勢嚴峻;加上貴賓廳突然結業,大量賭廳員工頓時失業,部分人因無力供款而要減價賣樓,甚至可能因斷供而變成“銀主盤”,令樓市雪上加霜。
因應樓市形勢改變,建議特區政府分三次把過去樓市高峰期制訂的樓市調控措施有序“撤辣”,讓樓市回歸自由市場機制;放寬樓花和二手樓按揭的限制,樓花、二手樓的按揭上限分別放寬至8成及7成,允許銀行提供裝修按揭上限裝修費用的5成;制定時間表逐漸取消政府的樓按指引,讓銀行自行管控風險。
推措施鼓勵轉戰灣區
為減輕房地產中介人公司及經紀的負擔,建議政府豁免二二至二五年牌照費用,並把房地產中介人和經紀的罰款金額減少一半;為房地產中介人公司提供一定的培訓名額津貼,讓從業員可參加政府組織的房地產業務和法律知識培訓時獲培訓津貼,以彌補地產經紀收入。
另外,為鼓勵本澳地產中介公司向橫琴或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發展,他建議對轉戰大灣區的房地產中介人公司提供政策幫助,更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和橫琴深度合作區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