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國家大局促經濟適度多元
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二○二五》指出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看到面臨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加劇,地緣政治緊張因素依然較多,影響全球市場預期和投資信心,加劇國際市場波動風險等外部問題和挑戰。
綜合考慮了國內外形勢和各方面因素,兼顧需要與可能,國家今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約為百分之五。據此,要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並強化宏觀政策民生導向,推動更多資金資源“投資於人”、服務於民生。同時,要打好政策“組合拳”,提升政策目標、工具、時機、力度、節奏的匹配度。
在面對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疊加三年疫情影響,本澳正面對經濟循環和結構調整的挑戰。疫後至今出現旅遊區與民生區、旅遊產業與非旅遊產業、大企與中小微企等復甦步伐不平衡外,本澳近期經濟還出現總體復甦動能有待增強、綜合旅遊服務出口表現遜於預期,以及內需市場供給側與需求側信心需要提升等信號。
二○二四年十二月十八至二十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臨澳門,出席慶祝澳門回歸祖國廿五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並視察澳門特別行政區,期間發表了系列重要講話,對澳門特區提出四點希望,首要是着力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由於澳門屬外向微型經濟體,內需市場規模狹小,生產要素較為匱乏,且貨幣政策受限於澳門元與美元間接掛鈎機制,若要實現經濟穩健持續發展,單憑澳門自身條件,政策工具箱的選項有限。新一屆澳門特區政府要團結帶領社會各界,同心聚力,更好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結合自身優勢和資源稟賦,精準定位、聚焦重點,深化推進特區經濟適度多元。據此,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一是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配合“一加四”產業規劃更精準細化發展。期望進一步深化完善產業發展規劃,加大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力度,着力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加四”新產業。
二是引領各界更主動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以突破自身市場規模和要素稟賦局限。澳門各界應積極主動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整合優質資源,深化協同發展。推動實現橫琴合作區與澳門經濟高度協同、規則深度銜接,各類要素跨境流動高效便捷;瞄準重點領域,推動特色產業發展形成規模,打造一批標誌性、有帶動效應的工程和項目。
三是更好結合和利用好澳琴兩地優勢條件,採取更加積極的招商引資引才政策。面臨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建議加快用好澳琴優勢資源與平台建設,內聯外通,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大力引進和培養各類人才,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在中央全力支持,新一屆特區政府帶領下,我們要齊心合力更好融入和服務國家發展大局,深化特區經濟適度多元,並立足“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定位,健全在國家對外開放中更好發揮作用的機制,主動對接國家重大戰略,不斷提升國際競爭力。
澳門管理學院院長 唐繼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