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聯合利劍”到“海峽雷霆”
台輿論:“雷霆”軍演更具威懾
【中新社台北二日電】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今日在台灣海峽中部、南部相關海域組織演練,並公佈行動代號為“海峽雷霆-2025A”。台灣輿論認為,對比去年兩次“聯合利劍”演訓,此次更具威懾。
“海峽雷霆-2025A”演練重點實施查證識別、警告驅離、攔截扣押等科目,檢驗部隊區域管控、聯合封控、精打擊要能力。
直播過程中,參演部隊通報“(高雄)永安天然氣接收站射擊完畢”,並指“目標已被摧毀”。聯合新聞網報道稱,該設施是台灣第一座液化天然氣專用接收站,也是目前全台最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若真正遭到摧毀,將嚴重影響台灣整體能源及電力供應。
計劃周密實質演習
《聯合報》當日發佈“重磅快評”文章指出,此次演練側重“奪島”演練,傳遞出這是一次計劃周密且涉及未來對台作戰計劃的實質演習。代號從“利劍”變為“雷霆”,凸顯從“封鎖的利劍”轉向“奪島的雷霆”,後者顯然更具威懾。
中時新聞網報道稱,台灣海峽是東亞地區重要海上航線,更是台灣天然氣和原油供應生命線。解放軍演練行動之外,大陸海警艦艇編隊也在此組織執法巡查,宣告“正式對台灣海峽打響法律戰”,未來或將常態化行使管轄權。
演習指向十分明顯
台灣軍事戰略學者揭仲表示,此次演訓代號包含字母“A”,表明如果台灣再有挑釁行為,解放軍後續還會有“B”、“C”等反制行動。
揭仲指出,賴清德拋出所謂“十七項策略”等言行,刻意加劇台海緊張局勢,謀求外部勢力支持。此次演練期間,無論是國台辦還是解放軍東部戰區,都對民進黨當局與賴清德本人進行了批判,指向性十分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