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亂失衡 故弄玄虛
——談《贖夢》
張家輝第四次執導的《贖夢》,成績更低弱,整體故弄玄虛,說到最後僅是薄弱主題。
張家輝先後執導了《孟蘭神功》、《陀地驅魔人》及《低壓糟》,雖不成功,但水準一次比一次好。《贖夢》是難度極大的劇本,涉及迷離夢境、解夢破夢、慘痛回憶等。故事講述精神科醫生劉俊謙經常發怪夢,引致精神不振,同時醫治的士佬張家輝,後者也經常作惡夢。
劉俊謙採取特殊療法,在醫治過程中主動走入病者生活環境,了解病因是否源於生活,但遭到高層反對,這人物描寫花了不少篇幅,但沒頭沒尾。影片前半段對他的夢境刻劃不多,觀眾根本不清楚他發甚麼夢;他與袁富華飾演的父子關係,僅以一場探望戲來交代,一切淡而無味。
張家輝經常開的士途中作怪夢而引致危險駕駛,與妻子陳法拉住在骯髒陰暗的住所。全片最出色是對其夢境的營造,神怪詭異,似鬼怪又似夢魔,影像與剪接皆有心思。特別是陳法拉的行徑,像神經又似鬼上身,很有日本鬼片的影子,不過看到最後都是整色整水。
影片花了一個小時,來來去去都是這樣的情節,節奏緩慢,故事發展幾乎停滯不前,即使出現許多古靈精怪畫面,也覺得沉悶。張家輝今次演頹廢的士佬,神情刻板,表現出沒精打彩的失眠狀態,但全片僅是此表情,欠缺內心變化,失色了。
劇情發展到最後,不外乎是一個金融海嘯下被逼出賣好友的原因,另一個夢也只是一個生活艱苦下的家庭意外悲劇。兩人因為內疚而常發惡夢,與鬼無關,但與心魔有直接關係,可惜原因只簡單交代,沒有進一步寫出走投無路的逼人處境,更遑論內心掙扎,通通堆砌罷了。
張家輝近年產量減少,今次自導自演並合編,題材並不討好,也難拍出吸引力;整體混亂失衡,枝節乏味,人味與戲味皆盡失。
lhaio@yahoo.com.hk
小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