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國際視野 分享醫學前沿
鏡湖婦瘤論壇促跨專科對話
【本報消息】鏡湖婦瘤高峰論壇昨日下午舉行,邀請內地及本澳專家圍繞婦科腫瘤議題舉行多場學術演講,吸引超過二百名醫護業界人員參與。鏡湖慈善會理事長劉永誠、醫院副院長陳泰業期望參與者透過高峰論壇溝通交流,提升自身水平,吸收最新技術和知識。
是次活動由鏡湖醫院、中國抗癌協會宮頸癌專委會、澳門婦產科學會及廣東臨床醫學學會主辦,昨日下午一時半於鏡湖醫院霍英東大樓十四樓演講廳舉行開幕儀式。中聯辦宣傳文化部長代表、處長王惠杰,衛生局長代表、仁伯爵綜合醫院院長代表、婦產科醫師協會會長方慧瑩,鏡湖慈善會副理事長吳在權,常務理事羅肖金、劉嘉蕊,理事白琪文,鏡湖醫院院長助理祁維、何敬全,婦產科學會監事長劉佩敏,執業西醫公會理事長林哲正,醫務界聯合總會理事長關秉權,工人醫療所副主任余穎詩等出席。
婦科瘤患者增
陳泰業致辭表示,鏡湖醫院自一八七一年成立以來,一直秉持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與時俱進致力為居民提供優質醫療服務。近十多年鏡湖醫院婦科腫瘤病人數量明顯提升,除手術外醫院婦產科亦發展腹腔熱灌注技術,技術上有所突破,婦科腫瘤的綜合治療取得顯著成績,發展成集“婦科、產科、生殖”三大專業組的綜合科室。
是次會議彙聚來自各領域專家,期待通過跨專科對話,碰撞出新火花,為臨床實踐注入更多創新思路。未來,鏡湖醫院將婦科腫瘤技術在粵港澳大灣區醫療合作平台,共建共享,結合人工智慧與大數據技術,優化早期篩查與精準治療方案,通過學術交流與培訓專案,為年輕醫生搭建成長平台,儲備未來棟樑。
優化精準治療
劉永誠指出,婦產科作為醫院重點科室,多年來在母嬰健康、腫瘤防治領域深耕不輟,醫療技術不斷進步,這既是澳門醫療發展的縮影,更是鏡湖醫院懸壺濟世精神的生動體現。婦科腫瘤的精準防治,關乎患者生存品質,以及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是次會議匯聚國際視野與本土經驗,從基礎研究到臨床轉化,從技術創新到人文關懷,甚至到現今AI技術熱點,必將為澳門乃至大灣區婦科腫瘤診療注入新動能。期望論壇續為婦科腫瘤界同仁搭建學習和交流切磋的平台,與會專家教授將多角度、深層次、全方位分享婦科腫瘤醫學前沿知識、最新進展、動態和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