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新營商思維 逆境尋出路
新一輪促消費活動昨迎來首個周末,不少居民為核銷優惠券外出消費,適逢舊區設置的國際IP角色大型打卡裝置開幕,巿面氣氛熱鬧。促消費活動與打卡裝置聯動,期待可為社區商戶帶來新活力,創造營商機會。
從外部環境看,今年旅遊巿場受諸多因素影響,客機失事、旅遊安全、地震頻發等疊加,旅客選擇的出行地相對審慎。然有危就有機。澳門憑着穩定的治安及社會環境,吃喝玩樂住買逛有優質保障,成為旅客心中相對安全且具吸引力的旅遊城巿。在此背景下,澳門今年被旅客選擇的可能性將大幅提高,各業宜好好把握。
一直以來,政府在引客入區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區內有餐飲小店借助“網紅”宣傳,成功引客探店,由寂寂無聞到大排長龍,享譽全國。近年旅客入區探店增,但除了尋找隱世小店,值得旅客深入社區的“打卡”位不多,部分打卡點更只是形式裝置,難起引客效果。現時有國際IP角色為切入點,屬創新且具吸引力的嘗試,有望更好發揮引客作用。
客人入區了,能否激發他們的消費慾,關鍵在於商戶特色。當前,社區促消費活動正在進行,民生區不少店舖集中精力應付活動帶來的客源,未必能同步顧及產品優化等環節,有些商戶配合不足,卻奢望坐享政策紅利,或會拖低活動成效。
疫後營商艱難,中小企滿腹苦水,嘆憑一己之力難扭轉疲弱市道,唯有寄望政府出招挽狂瀾。政府出招無疑是振經濟、穩軍心的最快捷方法,效用大,但持續性短。倘單靠政府一方發力,企業未能積極配合甚至為自身中長期發展而轉變,隨着措施告一段落,生意即打回原形。
與其隔岸觀火,不如參與其中,在競爭中加快成長。尤其社區商戶既要吸引本地人,又要在吸引旅客方面取得成效,必須探尋更好的發展路徑。政府和相關部門可加強引導,完善區內旅遊軟硬件配套外及營商環境;商戶則要適應時代轉變,優化自身營商條件及塑造特色品牌,才可覓得出路。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