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3版:要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中方:菲引入外部勢力徒勞無益
湄洲島迎天下媽祖“回娘家”
寧波兩船相撞一死三傷
廿五人非法穿越可可西里被抓
東北虎豹公園現“四豹同框”
中方促人工智能普惠向善
蘋果首席工程師孔龍回國任教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8日星期二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5 3月30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中方促人工智能普惠向善

    中方促人工智能普惠向善

    【據新華社日內瓦二十九日電】中國裁軍大使沈健二十八日出席聯合國裁軍研究所在瑞士日內瓦萬國宮舉辦的“全球人工智能安全與倫理”國際研討會,闡述中方對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形勢的看法及政策主張。

    個別大國泛化國安

    沈健指出,主要大國在人工智能領域互信缺失,個別大國泛化國家安全概念,量身定製芯片出口管制政策措施,打擊所謂戰略競爭對手的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如果國際社會放任這一趨勢發展,將嚴重阻礙加強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應對人工智能安全挑戰的努力,同時增加人工智能軍事運用領域誤解誤判風險,導致相關國際治理愈發政治化、碎片化。

    沈健表示,面對風險挑戰,中方二○二三年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倡導秉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通過對話合作凝聚共識,構建開放、公正、有效的治理機制,促進人工智能技術造福於人類,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方推動聯大協商一致通過由一百四十多個會員國聯署的人工智能決議,並積極開展加強人工智能能力建設國際合作努力,包括提出《人工智能能力建設普惠計劃》,舉辦首屆人工智能能力建設研討會,同贊比亞等國成立“人工智能能力建設國際合作之友小組”等。

    促對話合作增互信

    沈健強調,國際社會應堅持發展與安全並重,通過對話合作增進互信,促進人工智能普惠向善,完善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各國應避免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摒棄“小院高牆”、“脫鈎斷鏈”等錯誤做法;支持聯合國發揮全球治理主渠道作用,在公平和非歧視性原則基礎上,促進能力建設國際合作,保障各國、特別是全球南方和平利用科技權利;慎重負責研發人工智能軍事技術,避免將其作為發動戰爭、謀求霸權的工具,持續凝聚共識,促進相關全球治理進程。

    作為聯合國裁軍研究所二○二四年啟動的多年期“人工智能安全與倫理圓桌會(RAISE)”項目的一部分,“全球人工智能安全與倫理”國際研討會首次舉辦,旨在匯聚政府、產業界、學術機構、民間社會組織等領域專家,共同探討和應對人工智能對國際安全的複雜影響。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