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2版:要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緬強震滇瑞麗逾八百房受損
緬地震破壞力為何巨大?
地震過後
滇會澤縣四點四級地震
瑞麗震後受損高樓設警戒線
地震倖存者露宿街頭被蚊咬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8日星期二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5 3月30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緬地震破壞力為何巨大?

    緬地震破壞力為何巨大?

    【據新華社北京廿九日電】緬甸國家管理委員會廿九日說,廿八日發生的強烈地震已導致上千人死亡。此外,毗鄰緬甸的泰國、老撾多地均有強烈震感,並有不同程度人員傷亡、建築倒塌。緬甸此次所遇地震的破壞力緣何如此巨大?

    震級大餘震更多

    雖然國際上不同機構對緬甸此次地震的測量結果暫有差異,但總體都顯示這是一次七級以上大地震。據美國地質調查局地震信息網消息,緬甸實皆省西北部廿八日發生七點七級地震,震源深度十千米。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地球物理與氣候災害榮譽教授比爾 · 麥圭爾指出,這可能是七十多年來緬甸的大陸區域發生的最大地震,地震震級之大、震源之淺,大大增強其破壞性。“已經發生了一次相當大的餘震,預計還會有更多。這將導致一些脆弱的建築物倒塌,並使救援人員的工作更具挑戰性。”

    緬甸氣象和水文局廿九日凌晨發佈消息說,已監測到十二次餘震,餘震最高震級為七點五級,最低震級為二點八級。

    處在實皆斷裂帶

    在全球地質板塊中,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的碰撞形成了多個地質斷裂帶,在緬甸所在區域形成了南北走向、長達一千二百公里的實皆斷裂帶。這裡平均每年滑動錯位幾厘米距離,是世界上最活躍的斷層之一。

    歷史上,實皆斷裂帶曾經歷多次強震,二十世紀以來就已發生多次七級以上地震。數據顯示,最近一次實皆斷裂帶發生的七點五級以上大地震是在一九四六年,距今已有七十多年,板塊活動和推移形成的能量已長期積累,正如一個可能被引爆的“火藥桶”。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物理學家邁克爾 · 斯特克勒解釋說,當活動的板塊被卡住時,擠壓形成的應力就會增加,“在幾十年或幾百年的時間裡,應力的增加非常緩慢,然後突然之間,岩石板塊會發生跳躍”,就引發了地震。

    英國倫敦大學皇家霍洛韋學院地球科學系專家伊昂 · 沃特金森指出,實皆斷裂帶不像有些斷裂帶那樣地震頻繁,但如發生地震則震級較高。這些地震震源較淺,通常約十至十五千米,這意味着地震能量在到達地表時不會消散太多。

    恐大量人員傷亡

    實皆斷裂帶途經緬甸多個核心城市與人口稠密區,重要城市內比都、曼德勒都在其影響範圍中。緬甸國家管理委員會發佈消息說,此次地震就發生在曼德勒市附近。曼德勒是緬甸第二大城市,也是該國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之一。

    受影響地區的許多建築抗震能力較弱。在曼德勒,地震摧毀了多座建築,包括該市最大的寺廟之一。地震發生後,緬甸官方公佈的傷亡數據迅速攀升。緬甸國家管理委員會廿九日發佈的數據顯示,全國地震死亡人數已超過千人,受傷人數超過二千人,並表示傷亡人數可能還會繼續上升。

    美國地質調查局相關項目甚至預測,本次地震有百分之六十的可能性會導致超過一萬人死亡。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