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2版:要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滇多地震感強烈兩傷
地震親歷者講述驚險時刻
曼德勒傳數十酒店倒塌
專家:緬地震能量與汶川地震相當
新聞圖片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17日星期四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5 3月29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專家:緬地震能量與汶川地震相當

    專家:緬地震能量與汶川地震相當

    【本報綜合報道】據封面新聞報道:國家自然災害防治研究院首任院長、中國地質大學教授徐錫偉廿八日表示,緬甸七點九級地震由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接近雲南地區強烈活動引發,發生在年滑動量達二十毫米的右旋走滑斷裂帶上,能量積累導致震級高達七點九級,與汶川地震能量相當。

    徐錫偉指出,本次地震是在陸地發生,不是在俯衝帶上面的大地震。只是板塊變異帶裏,以水平滑動為主的一條斷層。在它的西邊還有一條俯衝帶,如果這條俯衝帶發生地震,有可能會產生海嘯。但是這一條近南向北的陸地上發生的地震,基本上沒有海嘯的可能性。

    緬甸弧地區地震活躍

    另據中新社報道,從中國地震局獲悉,緬甸廿八日發生七點九級地震後,中國地震局迅速啟動境外地震應急響應機制。中國地震台網中心專家對緬甸附近地震活動進行研究分析認為,此次地震位於緬甸弧地區,地殼構造變形強烈且地震活動性強,是喜馬拉雅地震帶上地震最活躍的地區之一。

    一九○○年以來,本次緬甸七點九級地震震中附近三百公里範圍內共發生七級以上地震十次,最大為一九一二年五月廿三日緬甸境內的八級地震。

    地震專家指出,新生代以來,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發生劇烈碰撞,導致岩石圈發生大規模縮短,形成喜馬拉雅造山帶。緬甸弧地區位於喜馬拉雅造山帶的東構造結,地殼構造變形強烈且地震活動性強,形成一系列南北走向的構造單元和斷層,是喜馬拉雅地震帶上地震最活躍的地區之一。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