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計議應對少子化
近年,少子化衍生不少連帶問題,包括托額過剩導致托兒所面對營運壓力、學校擔心收生不足面臨“殺校”危機等。早前亦有社會意見提出增設育兒津貼,藉此提高年輕家庭生育的動機,到底除了經濟支援外,還有甚麼方法有助緩和少子化,值得探討。
現代人的家庭觀和婚姻觀有別於傳統,結婚生子已不再是一定要經歷的人生歷程。早年“龍B”、“馬B”盛行,為應對當時社會托兒需求,政府不斷開辦托兒所增加托額,但多年後至現時新生嬰兒逐年下降,托兒所反而出現“搶B”情況,學校亦相繼探討如何應對少子化導致收生減少的問題。早前,有意見冀推出育兒津貼減輕家庭育兒壓力,提高生育的動機,但至少津貼金額多少、發放對象仍未有詳情,長遠而言津貼又是否為有效方法,值得深思。
生育乃是每個人對家庭觀的其中一環,與其表層地討論少子化,不如更深入了解年輕人的婚姻觀和家庭觀,乃至其人生規劃,了解需求,從他們的角度找出合適的解決方法。
悅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