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5版:要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中方:無助美繁榮
中方起訴美加關稅
特朗普汽車關稅重創車企
馬斯克拆台:影響很大
(社論)韓司法戰將迎來“終局之戰”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5日星期六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5 3月28日 星期
 
3上一篇  
  放大 縮小 默认        

(社論)韓司法戰將迎來“終局之戰”

    韓司法戰將迎來“終局之戰”

    三月二十四日,韓國憲法法院駁回了對韓國國務總理、代總統韓德洙的彈劾動議,讓韓德洙在停職八十七天後重掌代總統職權。兩天後,首爾高等法院也宣佈,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涉嫌違反《公職選舉法》案二審無罪。韓國兩場司法判決交織,將總統尹錫悅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政治懸崖邊緣。

    韓德洙彈劾案的核心爭議焦點,在於其當時是否協助尹錫悅執行了違憲的“緊急戒嚴”措施。二○二四年十二月,尹錫悅突然宣佈戒嚴,引發朝野震動,隨後在國會壓力下取消。在野黨指控韓德洙作為國務總理未能阻止戒嚴,其後任代總統拒絕任命憲法法院法官,構成“濫用職權”。但憲法法院最終認定,韓德洙的行為“未達到足以剝奪國民信任的嚴重程度”。

    這一判決看似為尹錫悅陣營注入強心劑,實則暗藏玄機。法官在裁決中迴避了對戒嚴令本身的合法性判斷,僅聚焦韓德洙的個人責任。

    李在明案的二審逆轉,徹底打破了執政黨通過司法手段阻擊李在明的戰略。檢方指控其在二○二一年總統競選期間“謊稱不認識涉腐官員”,但二審法院認定其陳述“未構成虛假事實”。這一判決不僅讓李在明重獲政治生命,更讓共同民主黨士氣大振。

    若尹錫悅彈劾案最終通過,韓國將在六十天內舉行大選。此時李在明若保持自由身,幾乎篤定成為共同民主黨候選人。反之,若檢方繼續上訴至最高法院,且最高法院在大選前維持原判,李在明將被剝奪選舉權,共同民主黨將陷入群龍無首的困境。

    但這裡有一個時間差,那就是上訴至最高法院並得到審理,料需好幾個月。這一“時間差”成為左右韓國政局的關鍵變數。正如韓國媒體所言,執政黨試圖通過司法“圍魏救趙”,但李在明的無罪判決已讓尹錫悅失去了最後的“保險栓”。

    尹錫悅當前面臨的危機,遠超韓國憲政史上任何一位總統。憲法法院對其彈劾案的裁決遲遲未出,民調卻顯示六成的民眾支持罷免他。更致命的是,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已定於四月十四日對其“內亂罪”首次公審。根據韓國法律,總統對“內亂罪”無豁免權,若罪名成立,尹錫悅可能面臨終身監禁。

    兩場司法判決背後,反映韓國政治版圖正加速重構。共同民主黨憑藉李在明的無罪判決,重新掌握民意主導權;執政黨國民力量黨則因尹錫悅支持率低迷,陷入內部分裂。一旦尹錫悅彈劾通過,韓國重啟大選,李在明獲勝的概率甚高,目前其支持率達到三成五,遠高於執政黨對手。

    未來兩星期,韓國憲法法院對尹錫悅彈劾案的宣判將成為“終局之戰”。若尹錫悅被罷免,李在明將大概率贏得大選,推動韓國重返進步主義路線。若彈劾被駁回,尹錫悅雖能續命,但刑事審判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仍高懸頭頂,其政權合法性將徹底崩塌。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