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3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衛局推肥胖防控促健康管理
預防登革熱小組商工作安排
藥監局中國藥科大學商合作
大三巴牌坊下周二檢查維護
廿二貓隻領養人獲賽馬會津貼
柯嵐:不同平台聆聽青年聲音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17日星期四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5 3月27日 星期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衛局推肥胖防控促健康管理



衛生局昨舉行“科普體重管理、健康生活同行”新聞發佈會


黃穎雯


曹美芳


自助檢查站年內將增至約一百五十個

    明年啟調查了解澳人健康狀況

    衛局推肥胖防控促健康管理

    【本報消息】衛生局昨日下午舉行“科普體重管理、健康生活同行”新聞發佈會。

    據介紹,衛生局將在明年、即二〇二六年再開展每十年一次的健康調查,希望藉此了解澳門居民最新健康狀況包括體重等;特區政府《健康澳門藍圖》亦將肥胖防控納入二〇三〇年目標和指標,推動從“被動治病”轉向“主動防病”健康理念,預防和控制超重及肥胖,切實推進慢性病防治關口前移,爭取在二〇三〇年前遏止肥胖率上升。當中為方便居民主動健康管理,免費測量血壓及體重的自助檢查站由現時五十三個,預計今年內將增加至約一百五十個。

    逾半成年人超重

    新聞發佈會昨日下午四時半在衛生局公共衛生應急人員宿舍五樓會議廳舉行。衛生局疾病預防及控制中心健康促進處長黃穎雯、黑沙環衛生中心主任曹美芳,以及山頂醫院內科醫生Monica Cristina Pon Nunes出席並介紹。

    黃穎雯指出,隨着城市及科技發展,加上快餐及外賣文化普及,生活方式與過去有很大變化和不同,身體活動越來越少,令肥胖及超重問題日漸普遍,在全球及鄰近地區肥胖及超重問題呈上升趨勢。澳門亦面對同一問題,根據每十年一次、二〇一六年的健康調查結果顯示,澳門有百分之二十一點三、十八歲或以上的成年人屬於超重,有百分之三十點六屬於肥胖,合共百分之五十一點九,有超過一半以上的澳門成年人體重超出正常範圍,較二〇〇六年上升百分之五點七,本澳居民超重及肥胖情況也呈上升趨勢。

    澳門青少年方面,根據每五年一次的中學生健康行為調查結果顯示,即二〇二二/二〇二三學年中,學生超重及肥胖率為百分之二十一點七,較五年前、即二〇一七/二〇一八學年微升百分之〇點五。

    增患慢性病風險

    黃穎雯指出,超重及肥胖已被證實與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密切相關,且是導致患上心血管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重要風險因素,同時會增加患上部分癌症的風險。因此,超重及肥胖已成為全球普遍公共衛生的挑戰和問題,亟須加強干預和予以改善。為落實健康中國行動二〇一九至二〇三〇年應對超重及肥胖工作要求。國家衛健委去年六月啟動為期三年的“體重管理年”活動。超重及肥胖問題受社會、經濟和文化等不同因素影響,同時與居民日常生活包括飲食等有密切關係,體重管理須多部門協助,全社會聯動和居民齊參與。

    黃穎雯指出,透過社區支持措施,包括推動“健康社區”“健康企業”“健康校園”計劃,拓展“食得健康餐廳”網絡,創建支持健康飲食環境,與政府各部門合作制訂有利居民運動的政策,如建設便利的康體設備和步行系統。同時,持續擴展及優化“自家健康自家管理”計劃,設置免費自助檢查站,並推動居民利用“我的健康2.0”健康管理功能記錄管理健康數據,組建健康科普專家庫,定期開展體重管理講座及工作坊,在社區衛生中心提供免費且全面的個人化健康指導,聯同營養師和心理治療師等為有需要居民提供跨領域及個性化科學體重管理建議,對於嚴重肥胖或有合併症患者可轉介至山頂醫院內科體重管理門診,由多學科醫療團隊提供治療方案,澳門協和醫院設有臨床營養科的專科服務。透過持續推動政府、社區及居民三方協作,力爭在二〇三〇年前遏制肥胖率的上升情況,通過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從源頭預防慢性病發生,實現全民健康素養提升。

    曹美芳指出,超重及肥胖對各年齡層人士也有影響,兒童期可引起早發性高血壓,孕期併發症風險增加,成年人慢性病發病率會上升。因此,希望透過科學體重管理四大核心要點,包括定期測量,記錄評估;均衡飲食,動則有益;緩減壓力,規律作息;合理目標,科學減重。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