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7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澳醫療界訪川人民醫院
澳醫療界倡川澳資源共享
AI融合醫療服務堪借鏡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5日星期六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5 3月26日 星期
 
3上一篇  
  放大 縮小 默认        

AI融合醫療服務堪借鏡



談頌向團員介紹人工智能的運作

    AI融合醫療服務堪借鏡

    篩查罕見病  診斷周期大幅縮短

    醫院接入DeepSeek後,在便利患者就診方面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四川省醫學科學院 · 四川省人民醫院罕見病醫學中心將DeepSeek大模型與醫院自主研發的“人工智能罕見病輔助決策平台”融合,借助人工智能的“金睛火眼”揪出罕見病,將診斷周期從數年縮短至最快兩周。人工智能與醫療的有效融合,令到訪的澳門醫療界一行大開眼界。

    臨床準確率逾九成

    據去年十月全國罕見病診療協作網直報系統數據顯示,基於二○一九至二○二三年七十八萬條病例估算,四川省罕見病年平均發病率排全國第二,新發病例數居全國第一。

    今年二月,四川省人民醫院通過國產自主研發的“DeepSeek大模型”,將人工智能技術用於看病全流程。罕見病醫學中心將DeepSeek大模型與醫院自主研發的“人工智能罕見病輔助決策平台”融合,建立完整的罕見病診療管理模式,目前已建立廿三個罕見病專病庫。

    經測試,平台目前在罕見病篩查、診斷分型預測、核心臨床數據後結構化等核心場景的準確率及召回率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顯著增強臨床應用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中心主任談頌介紹,人工智能大腦囊括全球幾萬份罕見病案例,以及內地患者的特殊情況,大數據會廿四小時監測病人的病歷數據,只要符合罕見病特徵,系統會主動彈窗,預測患者得病概率,並提醒患者該做哪些化驗,需到哪個科室會診,甚至推薦治療藥物都會列出。

    澳社區醫院可引入

    澳門衛生局社區醫療衛生廳代廳長王燕認為,澳門罕見病案例不多,導致診斷罕見病的經驗相對薄弱,有見人工智能在罕見病臨床診斷方面的效果,希望探討把人工智能融合罕見病臨床診斷的經驗引入澳門,為澳門特別是社區醫院罕見病篩查提供幫助。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