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糅合創新 破經營困局
隨着人們消費喜好轉變,疊加消費降級,近期不少內地酒樓面臨經營困境,先後退出市場,這為澳門餐飲行業敲響警號。如何創新經營,亟待思考。
近期廣州多家老字號酒樓,由於租金高企、租約到期、經營不善等諸多因素,接二連三宣佈停止營業。這些承載着街坊無數回憶的餐飲業,就這樣黯然落下帷幕,背後除經營成本不斷上漲,與消費者需求轉變有關。
內地地大物博,市場龐大,但仍有不少企業在轉型路上舉步維艱,澳門亦如此。近年居民重拾外遊熱情,政府及商會為推動內需消費、提振商戶生意絞盡腦汁。但政策作用往往只能解一時之困,從長遠看,企業須優化經營、創新發展,才可站穩腳跟。
以餐飲為例,居民及旅客消費方式與觀念轉變,對餐飲需求日益多元化。以往早上“醫肚”,一般會到酒樓“飲早茶”,現時則有早餐店、咖啡店等選擇;又如在酒樓辦婚宴者減少,戶外婚禮、旅行結婚等成為熱潮,為傳統酒樓經營帶來挑戰。
面對客人消費意願低迷,有酒樓選擇離場,也有餐飲業另闢蹊徑,通過拓展多元業務、創新門店特色以破局。例如順德品牌“豬肉婆”,近年堪稱消費者的“新寵”,生意從順德拓展至珠海,憑藉菜式把傳統與創新融合,各家門店內部充滿嶺南建築風情,收穫回頭客。店家還推出多款周邊產品,臘味、調味料、點心等,顧客品嘗菜品、拍照“打卡”,還可購買特色產品當作手信,一舉兩得。
澳門餐飲尤其傳統酒樓可以借鑑,透過革新內部裝修,新增中式、葡式等澳門獨有元素,把菜品融合中葡特色口味,為消費者帶來耳目一新的餐飲體驗。此外,開發周邊產品是提升企業知名度的方式之一,不僅便於旅客把特色美食帶回家,當作手信送贈親友,透過口耳相傳提高曝光率,還可提升產品線增收。
市場環境變幻莫測,只有不斷創新求變、多元發展,才可在激烈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