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戲劇文化節開演
風格迥異作品輪番上台
第五屆粵港澳大灣區中國戲劇文化節在本周率先開鑼了,除了上周介紹本澳的《大橋道理》外,內地的三部作品亦集中在文化中心演出。中法合作舞台劇《海底兩萬里》,先在上周的香港藝術節中演出,好評不斷。本周三晚上七時四十五分,於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上演一場。改編自法國文豪儒勒 · 凡爾納經典科幻小說的奇幻戲劇《海底兩萬里》,主人翁尼摩船長與他的神奇潛艇鸚鵡螺號,被誤認為深海水怪,引來各方追捕。最終他帶着追殺他的各式奇怪人物,穿越兩萬里的海洋奇幻世界,遇見海底蜘蛛蟹、燈籠魚、水母和其他不可思議的奇妙生物,與巨型章魚搏鬥,更遇見喜感十足的深海野人。這個舞台版本是世界首演,將七彩繽紛的海洋世界生物栩栩如生地呈現觀眾眼前,令人嘆為觀止!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話劇《低音大提琴》於本星期三及四晚上七時半在文化中心小劇院演出。最大賣點當然是著名演員王耀慶擔演,這個獨腳戲十分難演,是不少演員心中渴望得到的角色挑戰。低音提琴是交響樂隊弦樂組中發音最低的樂器,用於獨奏略顯單調,卻是合奏中音響與旋律的基礎。《低音大提琴》講述低音提琴手在失眠夜晚自言自語,回顧他的事業、愛情,他的渴望、崩潰與思索。面對低音提琴,他彷彿看到自己注定只能過平凡的日子,在光鮮亮麗的樂隊中“選擇”默默無聞。可是他卻始終不甘地掙扎着,想要抓住些甚麼……
歌舞劇《貓神在故宮》是中國兒童藝術劇院與故宮博物院的共同出品,本星期六及日在文化中心綜合劇院演出兩場。它改編自同名繪本,是一個透過貓的視角講述的關於友愛與陪伴、記憶與歷史、生命與永恆的童話。紫禁城裡一隻名叫“寶貝兒”的小貓,因為牠對人類夥伴的深深眷戀,經由一個奇特機緣,得以穿越數百年時光回到曾經的紫禁城,成了名叫“小東西”的小貓。小東西不僅找到了心的歸屬,更成為故宮的守護者“四爪侍衛”。
文:晴 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