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四措促科創產業融合
【據新華社北京廿三日電】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李樂成在廿三日開幕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二○二五年年會上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牢牢把握實現新型工業化這個關鍵任務,扎實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讓創新鏈和產業鏈無縫對接,促進新舊動能平穩接續轉換,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創新成為此次年會上備受海內外嘉賓關注的關鍵詞。
李樂成說,中國具有完備的產業體系、豐富的應用場景、超大規模的市場、數量龐大的人才隊伍,為國際產業科技創新提供了廣闊的合作空間。數據顯示,超過二千四百家外商投資電信企業,超百分之六十的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有外資企業委員。外資企業成為中國產業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力量,為暢通國際國內雙循環發揮了重要的橋樑紐帶作用。
強化產業科技供給
下一步,如何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李樂成提出四方面舉措。
近年來,中國在製造、信息、材料等領域加大創新力度,打造一百七十八家國家級高新區,持續強化產業科技源頭供給。李樂成表示,將深入實施製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佈局一批新的國家科技重大項目,優化創新平台網絡,推進國家高新區提質增效,支持外資企業在華設立研發中心,與國內企業聯合開展技術研發,為全球提供創新的原動力。
續培育創新型企業
企業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力軍。中國已有五百七十多家工業企業入圍全球研發投入二千五百強,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顯著增強。“我們將梯度培育創新型企業,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壯大,推動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發展,支持外資企業在華創新創業,讓更多企業在新領域新賽道跑出加速度。”李樂成說。
加快科技成果轉化
科技創新中蘊含巨大價值,只有落到產業上才能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近年來中國大力發展科技服務業,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李樂成表示,將出台推進科技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建設國家技術交易服務平台和國家製造業中試平台,催生一批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支持外資企業參與成果轉化對接和創新創業平台,加快先進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在中國轉化落地。
打造協同創新生態
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離不開創新資源要素的高效流通。李樂成表示,將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推動創新要素資源在全球範圍內加速流通,深化產學研協同創新,加快構建若干開放多元的創新“小生態”,共同繁榮全球融合發展的“大生態”。“我們將秉持開放、融通、互利、共贏的合作觀,同各國朋友一道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為全面釋放發展動能,促進全球經濟穩定增長,增進人類福祉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李樂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