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創新 拉動演唱會經濟
演唱會經濟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動力,促使近年多地積極朝相關方向發展。港澳地區依靠演唱會經濟引發的效用同樣不容忽視。
憑藉這項新的娛樂資源,吸引大批外來客,直接刺激酒店、餐飲、零售等生意,旅遊經濟直線上升。但面對消費降級的重大挑戰,未來藉舉辦演唱會吸引優質訪客,更需以具競爭力的套票優惠,延長客留以刺激連串消費行為。
場租收入是演唱會最直接的經濟收益。以香港為例,二三年及二四年在紅磡體育館舉行的演唱會,為港府帶來一億四千多萬港元的場租收入。香港啟德體育園月初正式啟用,主場館可容納五萬觀眾,加上配備完善零售及餐飲配套,場租收入更可觀。新場效應更可成為香港的絕佳好牌,為演唱會經濟增添吸引力。
反觀澳門,很多演唱會場地屬休企擁有,場租未必可直接成為政府的收入,但演唱會經濟的效應尤其引客效果,可能輻射到各區,倘抓緊機遇,將可帶旺消費。但由於演唱會舉行時間、巨星陣容等非可由政府控制,民生小企難乘演唱會熱度設計周邊產品應巿,或削弱整體吸引力。
疫後客人消費降級,如何持續挖掘演唱會經濟的潛力,需要政府和企業共同發力。演唱會作為夜間活動,引發的消費場景主要集中在晚上。酒店住宿理應是剛需配套,但由於粵港澳城巿間的交通運輸越來越便捷,即日往返的“特種兵”旅遊體驗機會大增,以致跨境觀演率雖高,但酒店入住率未必成正比。因此,未來應加強推出套疊消費產品,把演唱會門票與酒店、餐飲作預售式綑綁,推出“演唱會門票+特色酒店住宿+美食套餐”的組合產品。這既可滿足消費者觀看演唱會的一站式需求,又可通過優格優惠提高延長逗留的性價比,有效刺激更多消費行為。
城巿之間演唱會經濟上的較量,除了硬件場地、巨星份量,全城氛圍也是競爭點。演唱會經濟為港澳地區帶來的不僅是短期經濟增長,通過合理規劃和產品創新,激發跨城觀演者的消費力。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