卅六中小學逾三千人次報名
“節水教育”嘉許九十五組學生
【本報消息】海事及水務局昨日下午四時在漁人碼頭會議中心舉行“飲水思源節水教育推廣計劃”嘉許儀式,向共九十五個參賽組別的學生頒發獎項。局長黃穗文致詞表示,活動共吸引三十六所中小學參與,報名學生逾三千人次,帶來五百七十八份作品,同學們將水資源議題與年輕人熟悉的文化相結合,激發同輩加入節水行動。
黃穗文指出,聯合國將每年三月二十二日定為“世界水日”,我國也將三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八日設立為“中國水周”。今年世界水日主題為“冰川保護”,現時極地冰川以超乎預期的速度消融,水循環變得難以預測和更加極端,人類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生態挑戰,澳門同樣受越趨嚴重的鹹潮威脅,因此必須以更積極態度應對。
融入國家治水宏圖
為積極回應這全球號召,響應國家節水行動,局方今年特意於本月十六日至二十二日舉辦“世界水日活動周”。澳門今年更成功申報為國家水利部舉辦“節水中國行”活動的分會場,與北京朝陽主會場及八大城市連線互動,實現將本澳節水教育實踐成果融入國家治水宏圖,展現特區政府對國家感恩之心,以及在構建節水型社會中積極擔當。
守護千里輸送原水
兩會期間,國家水利部部長李國英表示“水利部堅持節水優先方針,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大力提升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能力,過去十年我國GDP翻倍增長而用水總量零增長”,這正是系統水治理取得的成果。對澳門而言,從珠江流域供水協調到“再生水”技術應用,從跨境合作到全民教育,始終以“飲水思源”、“珍惜點滴”態度守護國家千里輸送而來的原水,積極回應國家節水優先的治水方針。
黃穗文指出,局方會秉持“節水由點滴累積,教育從幼小開始”原則,多年來致力深入校園推廣節水。二〇一〇年至今,累計超過四分之三的澳門中、小學曾經參與海事及水務局舉辦的節水活動,節水教育不能用枯燥無味的說教方式,應寓教於樂,令同學們由被動化為主動,親身參與在節水教育之中成為節水小先鋒,才能發自內心理解和認同節水工作,將節水行動持之以恆。
因此,在二〇二三年推出“飲水思源節水教育推廣計劃”。 “飲水思源”不只是口號,而是人人時刻銘記於心、落實於行的惜水行動。本學年的教育推廣計劃主題為“再生水”,期望透過活動提升學生對澳門保障供水安全和“再生水”應用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