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塞深愛音樂
德國/瑞士的赫爾曼·黑塞是位作家,人所共知,他曾於一九四六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黑塞是位畫家,也為人津津樂道,他的散文、詩與畫的《堤契諾之歌》,就有他畫的《堤契諾的山村》等等的水彩畫、水彩鋼筆畫;黑塞卻並非音樂家,但我确认,他是一位深愛音樂的作家、畫家。
有些作家,常常在他的非音樂作品中,借主人公之口,流露出他對音樂的愛、對音樂的深愛。
讀讀黑塞之代表作,小說《荒原狼》吧!荒原狼,主人公哈里·哈勒爾是也!書中寫了哈里在一場音樂會裡,聽了幾首曲目,都是德國作曲家寫的:先是亨德爾(一六八五至一七五九),再是弗里德曼·巴哈(巴哈之子,一七一○至一七八四),然後是雷格爾(一八七三至一九一六)。還說他在聽弗里德曼·巴哈時,“完全被音樂陶醉”。哈里又曾在一個有着哥特式大廳的大教堂裡,聽古老的教堂音樂。哈里自述:“在這裡我聽了布克斯特荷德(德國鋼琴家、作曲家,一六三七至一七○七)、帕赫爾柏爾(德國鋼琴家、作曲家,一六五三至一七○六)、巴哈(德國作曲家,一六八五至一七五○)和海頓(奧地利作曲家,一七三二至一八○九)的作品。我又一次走上了我愛走的老路,又聽見了曾經是我的朋友的一位演唱巴哈歌曲的女歌唱家的優美聲音,以前我多次聽過她出色的演唱”。
黑塞通過哈里說出的一句話,道明了對選擇女友的條件:“連柴可夫斯基(俄國作曲家,一八四○至一八九三)和貝多芬(德國作曲家,一七七○至一八二七)也區分不出的姑娘,我會愛她超過一個小時,是完全不可能的”。哈里無時不與音樂為伴,在郊外的小餐廳裡等待瑪麗亞時,“忽然想起莫札特(奧地利作曲家,一七五六至一七九一)的《嬉遊曲》……”他覺得:“在這音樂中,到處都有這種涼爽的、星光似的光亮在閃爍……”。
(二之一)
費拉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