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2版:要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王文濤促解中歐電動車案
我空間站將迎新生命體
長安汽車進軍歐洲
何立峰冀中美坦誠對話
全國家電消費季啟動
盎然春意
書市開幕
海警打私行動破七十三案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3月30日星期日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5 3月23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我空間站將迎新生命體



渦蟲具有強大再生能力(央視網)

    我空間站將迎新生命體

    【本報訊】據央視網二十二日消息:從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獲悉,中國空間站未來將迎來新生命體——渦蟲,參與空間科學實驗。

    助力研究克服老化

    據悉,渦蟲是一種擁有強大再生能力的扁形動物,其生命歷程已經超過五點二億年,是生物學研究中常用的動物實驗材料之一。渦蟲的組織修復能力十分驚人,即使斷成兩截後,兩邊仍可再生出新的肌肉、皮膚、腸道,甚至完整的大腦,而且這種再生可以無限地進行下去。

    研究渦蟲對研究人類細胞克服老化、延緩衰老等具有重要意義。未來,中國空間站將利用“生命生態實驗櫃”的“小型通用生物培養模塊”,研究空間環境對渦蟲再生形態發生、生理行為的具體影響,探索空間環境影響渦蟲再生的分子基礎,加深人們對再生機制的理解。

    斑馬魚果蠅參實驗

    此前,兩種模式動物斑馬魚和果蠅已經在中國空間站參與空間科學實驗。

    斑馬魚是一種小型的熱帶淡水魚,其基因組和人類基因組有高達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相似度,是開展生命科學、健康科學、環境科學研究的重要模式動物。去年四月,神舟十八號攜帶四條斑馬魚和四克金魚藻進入中國空間站開展在軌實驗。通過斑馬魚,科研人員重點研究微重力對脊椎動物肌肉和骨骼的蛋白質造成的影響。

    果蠅是一種成熟穩定的模式動物,人類對果蠅開展的研究已有百年歷史。去年十一月,果蠅隨天舟八號貨運飛船進入中國空間站。通過實驗,科研人員可以了解在空間微重力和亞磁環境下果蠅的生長發育、運動特性及生物節律,並通過與地面環境的對比,來了解空間環境對生物的影響,為未來人類探索月球、火星等提供理論基礎。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