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公佈保育六歷史文化街區
【本報消息】珠海公佈唐家、會同、淇澳、香洲埠、南屏、斗門舊街等六處省級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規劃,以保護、挖掘和傳承鄉土歷史文化遺產,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珠海市自然資源局昨在其官網公佈相關規則細則,並稱該批規則已獲批准,所涉區域均為省級歷史文化街區,根據廣東省政府要求須切實加強對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管理,做好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性規劃。
唐家歷史文化街區定位為以歷史文化為特色的城市中央公園和現代美好社區,重點保護“雙峰枕靠、兩翼通海”和“祠廟分界、五堡分治”,以及“田園都市、共樂家園”的空間格局,保護傳統梳式宗族村落、古街巷和共樂園的歷史風貌,維持歷史文化街區的整體尺度。
會同歷史文化街區包括會同舊村和棲霞仙館兩個片區,須嚴守原有空間格局,以及傳統梳式宗族村落和嶺南私家園林的歷史風貌,嚴格保護會同舊村“背山面塘,三街八巷”的空間形態。
淇澳歷史文化街區側重展示“山村海”的格局,保護對象涉及街區整體風貌和傳統建築界面,包含五處不可移動文物、十處歷史建築、傳統街巷及歷史環境要素,保護淇澳端午祈福巡遊、淇澳銀蝦醬等非物質文化遺產。
香洲埠歷史文化街區核心保護範圍南至龍舟亭,北至朝陽市場,西至園山路,東至朝陽市場,面積為三點三公頃,含五條傳統街巷、四處不可移動文物、十處歷史建築、一處改革開放歷史性建築和三處歷史環境要素,“榕樹頭”被列為重要節點保護。
南屏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則強調,要保護現有麻石鋪裝,街巷地面恢復麻石板、灰沙土或青磚的傳統材料,禁止使用磨光石板、水泥砂漿或其他現代材料鋪砌。
斗門舊街保護規劃明確延續及保護傳統空間格局,以大馬路和二馬路形成的“T”字型騎樓街為主街,保護廣英祥商行舊址、美華章商行舊址兩處文物,結合傳統商業打造特色騎樓街;保護並控制以傳統民居為基本單元組成的西頭里片區、東昇里片區和和平街片區,保護古井、街牌和舊商號等環境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