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C08版:樂與聲 上一版3  
      本版標題導航
MoFi MasterDeck 黑膠大師黑膠盤
病毒洩漏喪屍橫行
《白雪公主》開畫耗資二億美元
什帕切克與捷克音樂
布拉姆斯的震撼但觀眾冷落
樂壇滚熱辣
猛料DVD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3日星期四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5 3月20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布拉姆斯的震撼但觀眾冷落

清 風

    布拉姆斯的震撼但觀眾冷落

    澳門樂團一口氣在剛過去的兩個周末十天裡,在文化中心安排全部布拉姆斯的交響樂、協奏曲和主要的幾首室內樂作品如奏鳴曲、獨奏曲等,讓觀眾、特別是喜愛布拉姆斯的音樂愛好者飽足而歸。布拉姆斯是集作曲家、鋼琴家和指揮家一身的德國最重要的浪漫時期巨匠之一,由於大部分作品是在後來定居的維也納完成,所以也被稱為當代維也納的音樂領袖。

    他是一位完美主義者,作品往往被認為是傳統和創新的完美結合。作品要求不但是技巧上的艱辛,還有固有基礎上創新的德奧音樂風格的權威體現。總之,他的作品既為演奏家和觀眾喜愛,更難得的是備受其他作曲家的欽佩。澳門樂團同時請來一批包括指揮以及小提琴、大提琴、鋼琴的獨奏家,一口氣呈獻四場交響樂音樂會,以及連續四場小劇院的每場約四十五分鐘室內樂演出,足以讓澳門觀眾過足布拉姆斯“癮”。毫無疑問,這也寫下澳門音樂史上新的一頁。

    可是,澳門的觀眾好像並不賣帳。看着份量重重的音樂會曲目,與稀疏的觀眾席,實在有很大的落差。即使小劇院中間基本坐滿的觀眾,四場室內樂的平均觀眾數量也少得可憐。是曲高和寡,還是宣傳不足?整個系列的音樂會受到冷落是不爭的事實。儘管在澳門,布拉姆斯的確不如貝多芬受歡迎,但我們需要要進步、要開闊和提高欣賞音樂的深度和廣度。在最後一場交響樂音樂會上,聽到樂隊奏出扣人心弦的、久違的具張力的幾段樂句,看到台上鋼琴家魔術般的手彈出不同的音色變化,而且還是那麼地不經意,還真是令人感動的。只是可惜,觀眾太少了。打造演藝之都、文化澳門,實在任重而道遠。有素質的觀眾,需要花心思培養,更需要有遠見的政府,扎扎實實地在青少年中推動藝術教育,才可以在明天的音樂廳觀眾席上,坐滿知音者。

    □清    風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