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解密肯尼迪遇刺案文件
【本報綜合報道】據新華社十九日電:美國國家檔案和記錄管理局網站十八日公佈美國前總統肯尼迪遇刺案相關文件。
一九六三年十一月廿二日中午,四十六歲的肯尼迪在得克薩斯州達拉斯市埃爾姆大街乘敞篷汽車巡遊時遭槍擊身亡。事發後僅一個多小時,廿四歲的李 · 哈威 · 奧斯瓦爾德被抓獲。兩天後,奧斯瓦爾德被警方押解途中,當地夜總會老闆傑克 · 魯比開槍將他打死。警方稱魯比的開槍動機是對肯尼迪之死過度悲傷。幾年後,魯比因癌症死於獄中。
美國國家檔案和記錄管理局說,根據總統特朗普指示,解密文件包括“此前保密的所有記錄”。
解密逾兩千份文件
特朗普一月廿三日簽署行政令,要求相關部門解密肯尼迪遇刺案的全部剩餘檔案。他三月十七日在華盛頓肯尼迪表演藝術中心對媒體表示,將於十八日公佈與此相關的八萬頁未刪節文件。
不過,美國國家檔案館十八日晚分兩批公佈上述文件,總共只兩千一百八十二份六萬三千四百頁。
公眾已等待幾十年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對此報道說:“人們已經等待了幾十年。”
據美聯社十八日報道,新解密文件包含一份中情局備忘錄,記錄了一九九一年十一月一名中情局官員通過一名美國教授結識一名蘇聯克格勃官員。
這名克格勃官員稱自己看過關於奧斯瓦爾德的“五大卷厚文件”,“確定奧斯瓦爾德從來都不是受克格勃控制的特工”。
解密槍手槍法不佳
按照備忘錄的說法,這名克格勃官員認為“沒人能控制奧斯瓦爾德”,但同時承認克格勃曾持續密切關注奧斯瓦爾德在蘇聯的行動。文件還顯示,奧斯瓦爾德在蘇聯期間的打靶記錄顯示他槍法不佳。
對於新公開的文件,弗吉尼亞大學政治研究中心主任薩瓦托十八日說,他的團隊已經着手研究,但要全部釐清還需要一段時間,“我們有很多工作要做”。
哈佛大學歷史學教授羅格瓦爾也認為,新解密文件可能有助於填補一些歷史空白。但他也同時強調,可能不會有“戲劇性的新發現,從根本上改變我們對這一事件的認知”。
著有《刺殺約翰 · F · 肯尼迪》等書的歷史學家喬治說,美國民眾對肯尼迪遇刺事件的好奇和對美國政府透明度的質疑,讓人覺得新公開文件中“一定隱藏着重要證據”,但她本人對此持懷疑態度。
“華倫委員會的報告做得很好,但它是在許多關鍵人物還活着的時候完成的,”她說,“當大多數相關人員都已經死亡時,想找尋真相就困難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