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水電雙漲恐衝擊物價
台灣當局預計在兩周內決定電價調漲幅度。此次調整與過去不同,將鎖定民生住宅及小商店用電,預計有逾千萬戶受影響。與此同時,台灣卅一年不曾調整的水費也醞釀調漲。“水電雙漲”對台灣民眾生活恐產生巨大衝擊。
住宅小商家加電費
台灣電價審議會議將於本月底召開,結合目前各方提出的評估報告,四月起電價調漲機會高。這波調漲重點鎖定民生住宅及小商家三百三十度以下基礎用電,其中民生用電台灣電力公司爭取每度升至約二至三元(新台幣,下同),漲幅在一成一至兩成五之間;小商店用電預計漲幅在兩成五至三成三。據統計,將有一千三百六十萬家庭用戶及九十一萬小商店受到影響。以目前台灣家庭平均每月用電三百三十八度的非夏季電價為例,估計每月電費將增加一百多元。
當局已預告加水費
此外,卅一年未調整的台灣水價也將調升。台灣自來水公司現在每賣一噸水就要虧損二點四五元,去年稅後虧損三十九點四九億元,今年估計將再虧五十九點三四億元。今年初,台行政機構負責人卓榮泰已鬆口,要求啟動水價檢討機制,希望讓水價回歸合理水平。
目前台灣水價採取階梯計價,共分四段。台水傾向第一段不調整,第二、三段微幅調漲,第四段調漲並增加收費檔位。平均水價將會從十點七元漲到近十五元,漲幅達四成。
錯誤能源政策所致
對於外界質疑台灣電價近年來不斷上漲,是當局錯誤能源政策所致,台經濟主管部門辯稱,俄烏衝突導致國際燃料價格大漲,且是全球性現象。過去三年全球多數國家和地區均多次大幅調漲電價,與能源政策無關。
中國國民黨對此駁斥稱,台當局的說法完全是倒果為因。台電之所以會虧損纍纍,需要不斷漲電價,根本原因是民進黨長期推動“非核家園”政策,讓台灣能源結構過度依賴進口燃氣,導致發電成本居高不下。如今水價再漲,企業叫苦連天,連帶衝擊物價,最終讓全民承擔。
通脹料再破警戒線
台灣“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表示,此次電價調整以民生用電為主,當局應該避免衝擊出口競爭力,所以不再調整工業用電。但調漲民生電價,對物價影響相當直接,更衝擊民眾“錢包”,通脹壓力十分有感。今年消費物價指數有再破百分之二通脹警戒線的風險。
台灣《聯合報》發表評論稱,過去三年蔡英文當局以“反映成本”為由四度調漲電價,台電仍繼續虧損。如今賴清德當局還是同一說詞,卻始終不調整錯誤的能源政策。不對症下藥,光靠補貼及漲價,如何讓台灣的能源政策持續下去?
(香港十九日電)
香港中通社記者 施鑫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