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搭巴士越來越難
交諮委促巴士合同明年到期審視服務
【本報消息】據交通事務局資料顯示,去年巴士載客共二點二七億人次,日均載客六十二點四萬人次,客量直逼一九年水平。有居民表示,有感自去年國慶假期起,在澳門搭巴士越來越困難,尤期節假日期間,新馬路一帶人多車多,巴士龜速前行。交諮委陳昭怡稱,因應巴士合同將於二○二六年到期,認為是審視巴士服務和提升效率的好時機。
居民旅客路線重疊
隨着訪澳旅客、居民的出行需求增加,巴士服務在返工返學高峰時段和節假日期間面臨巨大壓力。居民雷小姐指出,自去年起,每逢返學放學高峰時段,搭巴士難,經常都要逼上車,甚至試過人太多上不到車。節假日期間,新馬路一帶人車爭路,巴士龜速前行,“試過幾次選擇提前落車行去目的地”,有時“等架車埋站都要五分鐘”。認為澳門目前交通壓力之大前所未有。又指部分旅客因支付遇到困難,導致上車緩慢,建議巴士公司派員協助旅客解決支付問題。
居民李先生稱,有時巴士埋站時已滿客,但不想等待下一班車,只好勉強擠上車。擔心巴士超載引發交通事故,期望兩巴加密班次,疏導乘客。
陳昭怡稱,巴士作為居民重要出行交通工具,同時接載眾多旅客,尤其在口岸、主要旅遊景點的巴士路線,居民出行與旅客遊覽路線的高度重疊,加劇“搭巴難、巴士埋站難”。希望當局審視巴士路線和巴士站,提升運載效率。
觀光線途經外環路
陳昭怡建議,第一是重新規劃過份重疊的巴士線,例如氹仔線路大多沿舊橋途經孫逸仙大馬路方向,是否可拆分部分巴士線先途經廣東大馬路等其他方向,分流氹仔線路,減輕巴士龍塞車及乘客繞遠路。第二是設計以居民出行為導向的快線網絡,針對早晚高峰,利用快線和調整班次的比例,集中提升跨區出行效率。
第三是考慮設觀光線,重點遊走在口岸與數個景點,並途經外環路,讓旅客側重於乘坐觀光線,既減低與居民出行疊加,亦透過上落站點設立引流旅客步行街區。第四是因應澳門生活圈的擴張,居民陸續往返A區、橫琴等新區域,需同步延展巴士服務範圍,以及重新規劃巴士的始發位置。第五是部分巴士站超負荷,應分流巴士站停靠的巴士線數量,或尋覓新巴士站位置,以優化候車和停靠環境,例如十六浦巴士站。第六是優化冗長的巴士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