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推動伊核問題政治解決
三月十四日,伊朗核問題中俄伊北京會晤成功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京會見來華出席會晤的俄羅斯副外長里亞布科夫、伊朗副外長加里布阿巴迪。中俄伊三方就伊朗核問題深入交換意見並發表聯合聲明,重申基於相互尊重的政治外交接觸和對話是唯一有效、可行的選項。在伊朗核問題面臨複雜嚴峻形勢之際,北京會晤是中國、俄羅斯、伊朗為推動伊朗核問題政治解決的有益嘗試,為各方加強溝通對話、凝聚政治共識搭建了平台,為早日恢復伊朗核問題對話談判積累了有利條件。
關鍵當口的中國主張
當前,伊朗核問題局勢複雜嚴峻,再次走到關鍵十字路口。制裁施壓、武力威脅沒有出路,對話協商才是正確解決之道。中方一貫呼籲各方加強溝通對話,為早日恢復對話談判積累有利條件。伊朗核問題北京會晤的成功舉行,是朝着正確方向邁出的重要一步。
王毅外長就妥善解決伊朗核問題提出中方五點主張:一是堅持通過政治外交手段和平解決爭端,反對訴諸武力和非法制裁。二是堅持權責平衡,統籌核不擴散與和平利用核能目標。伊朗應繼續恪守不發展核武器承諾,各方應充分尊重伊朗作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締約國享有的和平利用核能權利。三是堅持以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框架為基礎達成新共識。中方希望各方相向而行,盡早恢復對話談判。美國應當展現政治誠意,早日回歸復談。四是堅持對話促合作,反對強推聯合國安理會介入。五是堅持分步對等原則,協商一致尋求共識。三方重申《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重要性,中俄歡迎伊朗重申其核計劃的和平性質,不尋求發展核武器,支持伊朗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繼續合作,強調要尊重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等。三方同意將與伊朗核問題其他各方加強溝通,推動其展示政治誠意,早日回歸復談。
標本兼治的解題思路
伊朗核問題很複雜,但解題的思路很明確。只有恢復全面協議的完整、有效執行,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伊朗核問題。二○一五年七月,伊朗與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德國達成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伊朗承諾限制核計劃,以換取國際社會解除制裁。全面協議隨後得到聯合國安理會第二二三一號決議核可。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是通過對話談判妥處敏感問題的重要成果,是踐行多邊主義理念的成功實踐,為維護地區穩定大局,維護國際核不擴散體系發揮了獨特和重要作用。但遺憾的是,這一協議在執行過程中,因美方的執意退出受到了干擾。
過去一年多,中東問題持續發酵,地區安全形勢嚴重惡化,熱點問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中東的問題已經夠多了,各方應聚焦巴以問題,解決二戰之後延宕至今的這一歷史不公,而不應再製造新的緊張甚至危機。歷史經驗表明,所謂從實力地位出發不會找到破解難題的鑰匙。只有秉持相互尊重的精神,才可能找到兼顧各方合理關切的最大公約數,達成符合國際社會期待的解決方案。
勸和促談的大國擔當
妥善處理伊朗核問題對維護國際防擴散體系及中東地區和平穩定至關重要。作為負責任大國,中方始終致力於地區熱點的政治解決,致力於維護中東和平穩定,致力支持地區國家團結自強。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參與方,中方與各方保持溝通協調,積極勸和促談,為推動早日復談發揮建設性作用。
面對地區局勢持續動盪,中方始終認為,各方應秉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推動構建各方普遍接受的中東安全架構,為實現持久和平、共同安全創造條件。各方應為緩和地區局勢發揮建設性作用,避免將伊朗核問題同其他問題掛鈎,否則只會加劇矛盾和對抗,導致伊朗核問題更加複雜化,製造新的緊張甚至危機。有關方應摒棄制裁施壓、武力威脅,避免採取升級局勢的行動。
只要和平還存在仍可爭取的希望,就不應該輕言放棄。中方將與各方保持溝通協調,積極勸和促談,努力推動達成公正、平衡、可持續的伊朗核問題解決方案,堅定維護國際核不擴散體系,為促進國際和地區和平與穩定擔當盡責、發揮更大建設性作用。
龔 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