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天橋硬件設施
近日再有長者在北區行人天橋搭扶手電梯時不慎跌倒,受傷送院。在氹仔區僅配備扶手電梯及步行樓梯的行人天橋,亦時有發生類似意外,情況不容忽視。
就氹仔區而言,目前孫逸仙博士大馬路建有兩組行人天橋,但至今仍只配備扶手電梯及步行樓梯,不合時宜。對使用輪椅人士攜帶大件行李者尤爲不便,更存在險情。社會早已期盼有關方面能在天橋兩邊增建垂直式升降機或斜行升降機,積極回應大眾訴求,打造安全過路環境。
又以台山區為例,即使同一街道上建有兩組行人天橋,惟只有其中一組安裝升降機,另一組則只可扶手電梯上、步行樓梯落,同樣對長幼及攜帶行李者構成不便。另方面,十六浦對開行人天橋至今僅設扶手電梯及步行台階,缺乏升降機,不方便區內行人過馬路。希望盡快恢復火船頭街靠近新馬路通往十六浦的人行橫道,以便大眾出行。
綜上所述,坊間冀跨部門進一步優化各行人天橋硬件設施,為減少亂過馬路創設條件,急民所急,想民所想。
悅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