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澳逾百官員師生植樹添新綠
橫琴自然周揭幕倡愛護生態
【本報消息】第三屆橫琴自然周暨義務植樹活動昨日上午在天沐河賽艇公園啟動,一百餘名深合區官員和學校師生共同種下六十多株樹苗,為初春的天沐河畔增一抹新綠。
本屆橫琴自然周以“親近自然,禮敬自然”為主題,深合區執委會副主任符永革、李翀、蘇崑,廣東省橫琴辦副主任魏以軍、葉真,執委會及省派各機構、澳門市政署、澳門科學館等相關代表,以及橫琴一中師生共逾百人參加,共同揭開深合區年度自然周的序幕。
“一戶通”報名參加
本屆橫琴自然周為期約半月,期間將開展涵蓋義務植樹、古樹保護、自然攝影、嘉年華、自然展覽、愛鳥護鳥、自然課堂等七大主題的六十餘場活動供市民參與,通過一系列自然科普與生態體驗活動,為市民遊客打開一扇親近自然的窗口,向社會各界傳遞可持續發展理念,本澳居民可透過“一戶通”APP報名參與相關活動。
在植樹現場,一眾參與者紛紛揮鍬鏟土、扶苗填坑、培土澆水,不多時已種下六十多株高山榕、紅花玉蕊、水黃皮、小葉欖仁等樹苗,為初春的橫琴增添一抹新綠。
本屆橫琴自然周延續“萬樹計劃”目標,本月內擬開展四十多場植樹活動,計劃種植樹苗一萬棵。此外,今年全年將開展義務植樹活動料超過一百場,種植樹苗預計十萬棵,助力“愛綠植綠護綠”理念深入人心。
琴澳共築綠色未來
李翀表示,深合區近年來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取得可喜成績,展示出以生態為媒不斷深化琴澳融合的奮進之姿。橫琴自然周作為深合區城規建局主辦的品牌性大型環保公益活動,將緊扣“澳門+橫琴”新定位,進一步探索琴澳生態合作新路徑,深化兩地“心聯通”,共建宜居“桃花源”,助力灣區綠色發展。
主辦方強調,本屆橫琴自然周結合中國植樹節、世界森林日以及廣東省愛鳥周等生態節日,並與澳門綠化周聯動,旨在全面展現橫琴自然之美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推動粵澳兩地生態交流與深合區生態文明建設。
科學館組學界入琴
參與本屆橫琴自然周啟動儀式的澳門科學館教育及展品總監梁思聰稱,橫琴具有良好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相當豐富,越來越多澳門家長和學生到橫琴認識和享受大自然。科學館也將組織學界踴躍走進橫琴,參與攝影、觀鳥、生態導賞等活動,助力琴澳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