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3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鏡湖:獻力國家統一民族復興
護校講座領悟“博愛濟群”價值
各界:認真學習貫徹“兩會”精神
粵港澳聯手“一程多站”拓客源
穗紀念孫中山逝世百周年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5日星期六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5 3月13日 星期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鏡湖:獻力國家統一民族復興



專題講座昨日上午舉行


嘉賓主持講座剪綵儀式


廖澤雲


蔡健龍

    邀四專家分享孫中山歷史及精神

    鏡湖:獻力國家統一民族復興

    【本報消息】鏡湖慈善會昨舉辦“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一百周年專題講座”,邀請四位專家從不同角度切入,以獨特視覺了解孫中山先生歷史和精神,大批醫護人員及學生出席。

    活動昨日上午十時半在鏡湖霍英東博士專科醫療大樓十四樓演講廳舉行。鏡湖慈善會主席廖澤雲致詞介紹,澳門作為中西交融的熱土,特別是鏡湖醫院,見證孫中山先生從仁心醫者到革命志士的關鍵轉折。一八九二年,年僅二十六歲的孫中山先生應鏡湖醫院會董之邀擔任義務西醫,在此懸壺濟世、結交仁人,“實則為革命運動之開始也”。正是從鏡湖醫院出發,孫中山先生將救人之術昇華為救國之道,使澳門成為近代民主革命思想的重要策源地。

    反對分裂國家民族

    為銘記鏡湖醫院與孫中山先生的深厚淵源,鏡湖醫院一九四七年就在鏡湖馬路建立門樓,上書“紀念孫中山先生”大字;更在一九八六年三月十二日,豎立起年青時期孫中山先生行醫時的銅像。每年十月九日澳門各界知名人士都在銅像前隆重集會,紀念辛亥革命、緬懷孫中山先生功勳。要學習他“愈挫愈奮”的堅定意志,發揚他 “敢為天下先”的開拓精神,踐行他“博愛濟世”的人文情懷。

    孫中山先生一生心繫國家統一,民族復興。他曾告誡:“統一是中國全體國民的希望。能夠統一,全國人民便享福,不能統一,便要受害。國家一天不統一,就不能說革命成功。”這番教導在當今面臨大變局時代背景下更顯深意。要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旗幟鮮明地反對一切分裂國家、分裂民族的言論和行為,推動祖國完全統一,實現先生畢生夙願。

    傳承愛國主義思想

    文化局代副局長蔡健龍表示,回顧孫中山先生一生奮鬥事跡,愛國主義一直是他核心精神。澳門既是他走向世界的門户,也是他致力民族復興生涯的一個重要基地,孫中山先生在澳門的足跡,是澳門愛國主義精神重要文化遺產。特區政府一向不遺餘力保護、傳承與發揚孫中山先生愛國主義思想和精神。多年來,文化局全力保育中西藥局舊址、文第士街一號別墅,並通過舉辦多個大型文物展覽、出版書籍、支持學術研究,以及组織青少年參訪活動,多方面展示孫中山先生踐行民族復興事業的艱苦奮鬥事跡,傳揚孫中山先生的愛國主義精神遺產。為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一百周年,今年文化局也將舉辦活動,緬懷孫中山先生對國家與民族復興的豐功偉業,弘揚愛國愛澳核心價值。

    主辦團體邀請林廣志、林發欽、婁勝華及楊開荊等四位專家學者,分別介紹孫中山先生在鏡湖醫院的 “朋友圈”,他與澳門——兼論其在澳門的百年歷史記憶,澳門人視野中的孫中山精神,以及從UNESCO世界記憶理念探討孫中山先生在鏡湖行醫的深遠影響等。

    “一國兩制”成功實踐

    鏡湖慈善會副主席彭翅軍總結講座時勉勵醫院醫護技職人員,護理學院、鏡平學校師生,最重要的是學習孫中山先生的偉大精神和思想。認為澳門回歸以來,在中央和習近平主席的關懷和指導下,“一國兩制”成功實踐,在經濟、民生和文化等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實際行動為國家統一和民族復興盡了一份力量,這也是對孫中山先生的深切告慰。

    出席嘉賓包括:中聯辦台灣事務部長李永剛,衛生局長羅奕龍,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一百五十周年活動組織委員會成員何少金、吳小麗、吳仕明、招銀英、梁玉華、區金蓉、馬志毅,鏡湖慈善會副主席黃國勝,副理事長、秘書長兼醫院院長吳培娟,副理事長吳在權、飛安達、姚鴻明、陳季敏,副監事長王彬成,常務理事羅肖金、林家偉、何佩芬、李俊鳴;鏡湖醫院常務副院長李鵬斌,副院長張振榮、陳泰業、謝學斌、黎啟盛;鏡湖護理學院副院長伍慧兒、梁淑敏,鏡平學校校長黎世祺等。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