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文化走向國際需各方支持
澳門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中位居重要地位,四百多年前葡國最偉大的詩人賈梅士將澳門比作“上帝遺落東方的珍珠”。可想而知,澳門是多麼的可愛!事實上,澳門不但在固有的中華民族文化和四百多年葡國文化互相碰撞和融入形成特有的澳門文化之外,她在中西文化與貿易的交流中擔當重要的角色。
澳門是一個中外交流的文化舞台,在這裡,葡國人透過天主教把教會音樂帶進來,與本土的中國廟宇或佛教音樂形成鮮明的對比,各自各精彩。從一九八七年第一屆澳門國際音樂節開始,澳門的音樂文化開始受到國際的關注,經過特別是天主教在澳門的發展,西方音樂也慢慢生根開花,後來成為“香港新音樂之父”、“亞洲五巨匠”的世界知名作曲家林樂培,就是深受當時天主教修士影響的澳門土生土長音樂家。而另一位現居法國、澳門出生的林品晶,也是目前國際知名的澳門作曲家。小小的漁村,走出兩位國際級作曲家,是澳門音樂文化寶貴的資源。事實上,今天的澳門樂團、澳門中樂團,以及民間的澳門青年交響樂團、長虹民樂團等都是澳門音樂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如何讓這些資源發揮其優勢,把澳門文化推向國際,是我們應該深思的。
回歸前,澳門中樂團經常到葡國訪問演出,把中國民族音樂帶到葡萄牙,回歸後,澳門青年交響樂團是其中一個較活躍的民間社團,每年組織樂團到海外巡演,透過年輕一代在舞台上的表演,把澳門文化帶到國際。這些,與每年的國際音樂節、澳門藝術節等互相輝映。舞台藝術的積累,是澳門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正是澳門音樂資源的具體彰顯。新一屆的澳門特區政府,打造“文化澳門”是其施政的主要方針之一,相信政府會在這個政策下,展現卓越遠見的文化擔當,加大力度支持澳門的藝術文化走出澳門,邁向國際。
□清 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