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樂協會周日獻藝
《經典三重聲》奏響音樂魅力對話
自一一年創會以來,澳門弦樂協會致力於為音樂愛好者提供弦樂演出機會,並與各地音樂家攜手舉辦多場弦樂盛事。今年,協會的首場演出《經典三重聲》將於三月十六日在崗頂劇院隆重登場。這場音樂會由澳門文化發展基金支持,特邀三位傑出音樂家——鋼琴家黃秋寧、小提琴家陽旻佑和大提琴家呂佳共同演繹,為觀眾帶來一場浪漫主義音樂的深度對話。
鋼琴三重奏乃古典音樂中極具挑戰性的演奏形式,不僅要求演奏者擁有高超的獨奏技巧,更需在合作中展現無間的默契與深刻的藝術理解。弦樂協會理事長洪永健稱此次邀請的三位音樂家均擁有豐富的國際演出經驗,上海音樂學院副教授兼鋼琴家黃秋寧、香港小交響樂團第一小提琴手陽旻佑、澳門樂團的大提琴首席呂佳,雖則並未以三重奏的形式合作過,但各自在音樂領域的成就與經驗使得這次合作充滿了無限可能。他們選擇演奏貝多芬和門德爾松的鋼琴三重奏作品,帶領觀眾進入浪漫主義音樂的世界。同場亦會演繹本澳作曲家潘君保新作,該作品是寫給他剛滿一歲的女兒Neng Neng,表達感謝女兒的到來,給予他幸福美滿的家庭。
崗頂劇院乃中國第一所西式劇院,建築與裝飾設計玲瓏精緻,洋溢着濃厚的浪漫氣息,是古典音樂演奏的理想場地。洪永健表示:“劇院的環形設計讓弦樂的聲音能夠均勻地傳遞到每個角落,非常適合弦樂演奏。”然而,由於劇院內反音板的缺乏,協會最終選擇在鏡廳舉行本次音樂會。鏡廳以其長方體的結構和高聳的天花板聞名,這種設計使得弦樂器的聲音更加立體和飽滿,為觀眾帶來更佳的聽覺體驗。協會過去曾在劇院舉辦過世界著名小提琴家曾宇謙、金本索里(Bomsori Kim)和黃蒙拉的獨奏會,觀眾反應熱烈。
洪永健稱協會每年舉辦多場音樂會,旨在推動古典音樂的普及與發展,冀邀請不同的年輕音樂家與協會合作,激發更多的音樂火花。預計還會舉辦多場校園音樂會、到訪世遺景點表演、老人院探訪演出活動等,讓古典音樂走進更多人的生活。協會今年的重頭項目之一是邀請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賽金獎得主朱熙萌來澳演出,敬請樂迷期待。
文:姬絲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