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15版:經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商界:政策突破重振經濟信心
多管齊下 引長短途國際客
一月賭稅近72億 微跌2%
赤峰黃金 今年首家A+H股上市
兩會釋放利多 中國股市或現牛
港股通單日淨流入296億 創新高
韓資投內地香港股市金額飆兩倍
鴻鵠基金投資落地500億元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3月31日星期一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5 3月11日 星期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商界:政策突破重振經濟信心



內需消費低迷,商界冀政策革新吸引人才、資金,擴大內需。

    中央推措施應對外圍變化

    商界:政策突破重振經濟信心

    【本報消息】今年特朗普再度就任美國總統以來,全球政治經濟格局迎來急速變化。另一方面,內地密集推出措施,谷內需、穩增長、振經濟。在澳營商數十年的商界人士表示,從國家反制美國關稅措施及《政府工作報告》,可見中央應對外圍變化已有所準備。澳門同樣需因應形勢變化,加快用好橫琴、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並要內部革新,參考國家大政方針,以突破性政策提振經濟信心。

    精準反制顯有備而來

    該商界人士表示,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內閣成員均是對華鷹派,不了解內地情況,只有同為商人的親密戰友馬斯克,熟悉內地政治文化及經營環境,或成為中美溝通橋樑。但特朗普講求“談判藝術”,向來“雷聲大、雨點小”,藉此把利益最大化。畢竟商人背景講求“計數、利益”。對華關稅是談判藝術一部分,希望先聲奪人,為經貿談判爭取更多籌碼。在兩國競爭基礎上,再尋求合作共贏的“中庸”之道。

    特朗普上任以來,先後兩次對華商品各加徵一成關稅。從國家迅速、克制、精準推出各項反制措施,可見國家早已對貿易戰有所準備。國家早前召開民營經濟座談會,以及近日兩會期間發佈的《政府工作報告》,不僅釋出提振信心的信號,更有一系列政策方向、具體措施作為配套,明確顯示政策重心聚焦經濟、穩住樓市股市、提振內需。從今年首兩月的股市、樓市走勢看,已基本達到政策目標。

    用好深合區融入國家

    觀乎澳門,在國家自由行政策放寬趨勢下,訪澳客流有保證,但整體消費力仍疲弱。內地一系列政策成效,需時間逐漸體現,料下半年初見成效。澳門是“小船”,在內地經濟前景改善下,必然會水漲船高。

    澳門除依靠內地市場,更要積極用好橫琴深合區的廣闊空間、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不過,澳門人口內需規模,對比香港、深圳十分有限,較難單靠澳門居民、資金推動橫琴發展,故難照搬深圳及前海的發展經驗及模式,必需與廣東省緊密合作,共同在全國以至全球招商引資,吸納跨國企業落戶。如近年發展迅速的科技企業,倘落戶橫琴,必然帶來人氣、資金,形成良好的內需消費環境。

    澳門內部在政策層面需要大膽創新、革新,包括參考內地穩樓市、谷內需、擴大財政政策等大政方針,以及香港的政策經驗,在引入人才、吸引投資移民等需加大力度,給予更大激勵政策,為澳門增加人口、資金,藉此盤活市場資金鏈及增加常駐人口,最終提振內需市場,提升長遠競爭力。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