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局臨時住宿援涉事家庭
坊會促加強精神健康宣教
【本報消息】就路環社屋焦屍案,社工局昨回覆本報查詢時指出,該局在知悉情況後,隨即聯同受資助的社服機構開展跟進工作,為涉事家庭提供所需支援,包括情緒輔導、陪伴協助及臨時住宿等服務。
對於是次不幸事件,局方深感哀痛,呼籲居民倘若遇有情緒、心理、社會等方面的困擾問題,應主動尋求家人、親友或專業機構的協助。此外,如發現家人或親友出現有關情況,應主動提供關懷和可行支援,並在需要時鼓勵及協助當事人尋求專業機構服務,共同做好生命守門人的工作。
現時,政府與民間機構合作,設有生命熱線、輔導服務、社區支援、日間中心、職業康復、中途宿舍和院舍服務等眾多的心理及精神健康服務,亦有各類的家庭與社區服務,以及照顧者支援計劃等社會服務設施,能為有需要的居民及其家庭提供各類的生活援助和社會服務。有需要的居民可與相關機構直接聯繫,亦可致電澳門明愛廿四小時生命熱線2852-5222(粵語及普通話)、2852-5777(外語),又或社工局廿四小時輔導熱線2826-1126尋求協助。
另外,街總石排灣家庭綜合服務中心及石排灣坊會人員於事發當晚,就到肇事大廈逐層慰問住戶疏導情緒。經了解,住戶情緒相對穩定。
完善培訓辨高危個案
石排灣坊會會長林家全、監事長黃麗儀與街總石排灣家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沈漢傑昨續到有關樓層跟進。坊會聯同中心人員近日在社區宣傳心理健康,持續跟進相關個案。另安排專業的心理輔導員及社工,為有需要居民提供諮詢及輔導服務。
他們建議跨部門繼續加強居民精神健康宣教,考慮加大資源投放,結合AI智能服務開展線上諮詢和評估服務,推廣去除標籤化工作,以助相關人士更好融入社會。
同時期望當局對社工或相關前線工作人員提供相應培訓,識別高危個案。加強支援區內獨居長者或高風險人士,與家屬建立緊急協助通報網絡機制。呼籲居民多關懷鄰舍尤其獨居長者,如發現特殊惰況向就近社服機構、專業人士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