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活收費增車場流轉率
交通事務局轄下六十二個公共停車場,共提供逾四萬二千個泊車位。惟數據顯示,大部分泊車率低於一半,甚或有些泊車率極低,浪費公共資源。
社會一直期盼政府縮短公共停車場計費時段,改以超過每十五分鐘或半小時為計費基礎,減輕駕駛者使用公共停車場支出,方便如附近學校家長接送放學,及鼓勵“車手”停泊送外賣等,減少路面塞車,又提升公共停車場流轉率。惟有人認為,倘駕駛者車輛使用成本降低,便無法調控私人車輛使用、改善交通擠塞,亦與“公交優先,鼓勵步行”政策目標相矛盾,有關說法令人費解。
改善公共停車場泊車率,是鼓勵駕駛者使用公共停車場,避免持續浪費公共資源;完善公共交通、步行系統等調控私人車輛措施,則是鼓勵駕駛者綠色出行,兩者並無衝突,不能混為一談。
觀乎政府計劃於氹仔柯維納馬路戶外公共停車場,率先引入半小時收費制度作試點,證明當局有意“鬆綁”,採納民意。不妨增加更多試點,以收集更全面統計數據,為將來廣泛應用打下結實基礎。
悅 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