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4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世界殘疾保齡賽特奧會獲佳績
婦聯美高梅新春義剪迎金蛇
佛光青年書院課程報名
工聯北綜新春訪社區商戶
婦聯粵辦送“福”暖琴澳
斷捨離學會工作坊助特教生
劍橋服務業英語培訓招生
團體周日龍獅巡遊賀歲
聽民意 解死結
工聯清潔街道迎新歲
陸軍俱樂部音樂會售票
菩提社服大樓續創新服務
菩提童軍頒獎慶新春
工聯松柏長者學插花
利民會派新春福包送暖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8日星期二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5 2月7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聽民意 解死結

悅 鳴

    聽民意  解死結

    本澳交通情況成社會熱話,船澳街加裝交通燈引致塞車、六旬婦人“衝燈”捱撞卻檢控司機、六旬旅客在車來車往的新馬路橫過馬路被撞倒等,引發社會爭議。到底本澳的交通問題是城市發展的必然困局,抑或不作為的苦果?

    本澳地小車多,交通問題一直備受全民關注。日常塞車不在話下,任何較大的交通調整,都會引發哄動,調整得好的固然受到認同和讚許,但部分未有充分理會居民的出行習慣,又或沒有足夠的解說或諮詢,便倉猝出台,引發極大的反彈。例如二三年為配合新城A區與澳門半島連接橋建造工程,當局突然永久性封閉馬揸度博士大馬路圓形地路口,引來極大爭議,結果不足一日便取消;又如公共停車場沒有充足理據下計劃逐步調升收費,亦因坊間迴響而暫緩。

    居民理解受地理限制,交通死結難解,但出招不應雜亂無章,而應重視社情民意,廣泛聽取不同持份者的意見,因勢利導,相信定能減少不必要的爭拗。

    悅  鳴

3上一篇  下一篇4